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谁杀死了实体店?电商、房租、还是我们自己?

谁杀死了实体店?电商、房租、还是我们自己?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1-02-22 10:28:10       分享至:

2003年的那场非典,让马云所领导的电商力量崛起。

2020年的新冠,电商再次腾飞。

去年一年,京东的股价从35美元/股涨到90美元/股,是原来的近3倍。

美团从100美元/股涨到400美元/股,是原来的4倍。

拼多多更夸张,从35美元涨到了近200美元/股,是原来的6倍!

2.png

所谓此消彼长,电商的发达,必定导致实体店被冲击。

去年一年,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有多少家实体店倒闭。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年,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是谁杀死了实体店?

01

一些观点认为,由于疫情封锁了大家的出行,基于此,电子商务才会崛起。

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新冠都是佐证。

但无相君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归因。

电商的崛起,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变化。

1.png

10多年前,无相君在淘宝上买东西,父母那叫一个不屑一顾:“假货!”“网上买的东西,能相信?”

10年后,爸妈网购比我还勤,美团、拼多多,各种红包抢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喜欢网购的人越来越多了。

3.png

社会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线上消费多一分,线下消费就会少一分,实体店的客流量当然越来越少。

数字统计,2009年,线上销售实物占零售消费总额的5%还不到。

到了2019年,线上实物销售占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那多出来的15%,就是从实体店口中挖出来的。

4.png

平心而论,对消费者而言,线上购物有着在实体店购物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1.不用出门就可以买东西,动动手指,就能下单。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交通成本。

2.价格便宜,电商因为没有租金,即便算上邮费,成本也比实体店低。

3.线上就可逛遍千家万店,不像过去,还要专门赶到商业街。

以上三点,皆命中了消费者的痛点——便宜、方便、更多选择。

于是,随着每年的双十一狂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上购物的队伍,并切身感受到了实惠。

路边摊5元一双的拖鞋,对不起,拼多多3元还包邮。

菜市场10元一斤的草鱼,对不起,美团8元还送货上门。

如果实体店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不会倒向电商。

但是,很多的实体店,卖的货比拼多多还假,价格比天猫还贵。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怎么选?

5.png

2016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零售占到社会零售品的15.9%,位列世界第一。

也正是这一年,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关闭269间店铺,裁掉1.6万名雇员。

实体店的关门潮,不是电商挤压的,而是我们广大消费者自己投的票,自己用真金白银做出的选择。

而疫情,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地推了一下而已。


02

不可否认,一些实体店还是很良心的。

价格公道,服务优质。

但他们还是倒了,倒在了房地产的血泊中。

2015年,北京的房价迎来了一波大涨,从均价4万/平涨到了5.7万/平。

6.png

也同样是这一年,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房价开始猛涨。

其中有人笑,有人哭。

笑的自然是地产商、炒房客。

那时候民间盛传“一铺养三代”的说法。

各种房东跷着二郎腿收租子,享受着房产增值红利,好不快活。

7.png


而哭的,自然就是租房开店的人了。

生意再好,收成的一小半都是房东的。

生意不好,不仅为房东白打了一年工,还倒贴钱。

8.png


基于惨淡的现实,不少实体店店主,都转去了线上。

在超市卖家电、日用品的,转去了京东。

在百货商店卖服装的,转去了淘宝、天猫。

这直接导致城市里各大购物中心人流减少,引发关店潮。

而为了充分利用空置的门铺,地产商不得不引入更多拥有强现金流的餐厅。

这又使得餐厅竞争更为激烈,利润下降,形成实体店的内卷。


03

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很多老科幻电影的场景,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

至少小说中,动动手指就能购物的想象已经实现。

近10年来,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提升我们的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时,也在改变这个社会的模式。

曾有一篇评论说,互联网发展起来后,会有17个行业将大受冲击,包括传媒业、出版业、零售业、教育业等。

后来,电商火了,纸媒消亡了,线上教育火了,书店的生意越来越差了。

如今来看,受冲击的行业远远不止17个——比如“滴滴”等打车软件对出租车行业、 “网课”对普通高校……

在这样的对峙中,传统行业走向了萧条。

最近,各大电商都在搞社区团购,的确,这抢走了小摊贩的生意。

但当你尝试几次便宜又方便的送菜上门服务后,还能回得去吗?

虽然我们会怀念过去,但随着互联网的渗透率持续走高,无可否认的是,关店潮只会愈演愈烈。

我们一边缅怀,一边葬送着实体店。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