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2021年全球经济往何处去?

2021年全球经济往何处去?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1-03-17 14:13:40       分享至:

△ 全球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在2019年和2020年的GDP总量对比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以及媒体公开报道数据整理)

1.jpeg

2.jpeg

△ 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以及媒体公开报道数据整理)

“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提GDP增长目标,以6%的底线增长目标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

不只是中国,2021年是全球致力于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努力回到正常发展轨道的一年,在控制疫情和复苏经济的双重考验下,全球经济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全球经济发展预期如何?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但中国经济承受住了疫情打击,表现出强有力的韧性:在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成功扭转局面,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中国给疲软的全球经济带来了一抹亮色,但全球经济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

3.jpeg

△ 3月8日,“2021中国两会·全球经济发展智库媒体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前司长陈文玲在3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法国桥智库主办的“2021中国两会·全球经济发展智库媒体论坛”上表示,全球面临着几点共同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疫情或者比疫情更严重的灾难,将在未来继续考验人类;二是这次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要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严重,“虽然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复苏,比如美国,但是建立在‘大放水’和债台高筑的基础上,不能说明经济已经恢复正常”;三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正在遭受自然的惩罚;四是贫困问题困扰着人类。

世界银行在2021年年初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如果2021年能实行大规模推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在2020年收缩2.6%之后,预计将在2021年增长5%,其中中国的增速有望达到7.9%。该报告还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可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基于对中国经济反弹的预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月9日发布预测报告则显示,根据疫苗接种等最新情况,认为“全球经济前景在最近几个月得到显著改善”,2021年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6%。这个预测比该组织在2020年12月发布的预期值相比,上调了1.4个百分点。

重回多边主义正轨

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以及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全球经济有望在今年迎来改善,但一系列影响全球的重大变量还在继续演变。

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看来,当今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及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人类面临的“大变局”,意味着“大考验”,而贯串“大变局、大考验”的是一项根本性的历史要求,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后,逐步实现“大合作”。

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关键在于各国要加强合作。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一是要践行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二是要坚持合作创新,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三是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四是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陈文玲则指出,重回多边主义正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二战以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国际规则、国际治理框架,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二是要维护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平发展的国际组织;三是维护在国际共识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公约;四是要维护跨国的、有利于世界各国平等发展的行业规约;五是坚决反对以遏制其他国家为目标的“多边主义”。“全球特别是中美两个大国,应该合作而非对抗,应该加强对话沟通,而非设置新的壁垒。”陈文玲强调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去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以自身经济增长助益世界经济复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与世界共享机遇。在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看来,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这个超大规模的市场对于出口商、企业家和跨国公司来讲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二,我国将会密集出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打造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最终表现为更多地吸引外资,在去年1630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或将超过1700或者1800亿美元。”魏建国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出口在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贸易“三驾马车”并行的情况下仍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

第三,“十四五”期间,新的全球化将由中国提出来。魏建国认为,疫情过后一至两年会有逆全球化的回头浪,但人们在痛定思痛后会意识到,全球化仍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的最好方式。“如果说旧的全球化有缺陷的话,那就是没有与时俱进,新的全球化将会是平衡、包容、发展、合作和创新的全球化,涵盖5G、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等内容,中国会更多地在这些方面和各国建成命运共同体。”


转自:《中国报道》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