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比利时一纺织厂企业家称“不能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使馆回应

比利时一纺织厂企业家称“不能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使馆回应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1-03-31 10:03:02       分享至:

新京报快讯 3月31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刊登题为《追求成为“世界工厂”是否是中国的选择?》的文章。全文如下:

1.jpeg

日前,比利时一家纺织厂企业家接受《自由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应“捍卫自身工业”,“不能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我们认为,欧洲发展符合自身需要的工业是欧洲国家自身的选择,没有人对此有异议,而“不愿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值得探讨。

事实上,中国并未也不刻意追求“世界工厂”的地位。制造业和出口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客观结果。然而,中国在通过这种发展路径取得经济成就同时,也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面临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体量扩张、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政府和民众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也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必须通过结构性转型寻求更高质量发展。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中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将继续调整发展路径,追求内需驱动为主、内外市场互补结合、创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非将出口和制造业规模作为经济目标。事实上,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就不断推动发展模式转型,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从7%的历史高位降至2019年的2.9%,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扩大,2019年已提升至53.9%。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发展模式转型将为全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一方面,中国内需对经济驱动力的增强,带动高质量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扩大,中国也将主动扩大进口,敞开大门“全球购”,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如果比利时这家纺织企业的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也欢迎打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由“求量”到“求质”的转变,通过绿色化、数字化、创新化调整结构和生产方式。在此进程中,欧洲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链中扮演关键角色,不久前完成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也有望为欧企在中国市场施展身手提供更多便利。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向来主张互利共赢、美美与共。面对百年变局和疫情危机,中国也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和高质量发展的外溢效应,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动力”。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