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组赴广东佛山、广州等地区调研,走访了纱线贸易商、牛仔服装集群、下游织造企业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针对企业运营现状以及企业诉求进行了座谈交流,主要有以下方面。
1、短期看,企业普遍反映原料价格不稳定,对企业经营信心明显影响。近期终端品牌订单打压,结合即将迎来的7、8月传统淡季,纺织企业对二季度有所担忧。希望国家不仅要关注新兴产业,也要多关注棉纺织行业,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举措稳定原料价格,提振市场信心。所走访的纺纱企业均表示将支持中国棉花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但目前棉花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希望中国棉花产业能成为中国纺织工业有力支撑。
2、长期看,企业最为担忧的是用工问题,在人口结构出现失衡的国情之下,未来将面临招不到车间生产人员的窘境。调研了解到,走访企业用工以本地人员为主,近年来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去纺织厂,平均年龄逐年递增,目前约为40岁。
3、所走访的企业以代加工为主,但均有较强的品牌建设意识,表示欠缺自主品牌会影响行业话语权,这些企业在代工的同时也不断尝试推出自主设计的品牌服饰。
据了解,近一个月以来,随着棉花价格的上涨,牛仔纱价格大幅上涨,以10英支平纱为例,当前销售价格在19500元/吨左右。目前牛仔纱生产企业纱线出货速度放缓,库存在30天左右;牛仔布企业的用纱库存约30~45天。染化料方面,随着生产用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靛蓝染料价格本年度经过2次调价,出厂平均价格在每吨5万元左右。
从生产情况看,走访的牛仔布企业均满负荷生产,订单量维持在1个月左右;三班两运转百台织布机用工在90人左右,员工平均年龄40岁以上,平均工资在5000-7000元/月,与上年相比同比继续增长;生产用电平均0.7~0.8元/度。
从外销市场来看,由于疫情持续加剧,孟加拉国处于封锁状态,运往当地的货物滞留港口,牛仔布企业回款账期拉长,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印度疫情更加严重,订单持续回流国内,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商机和利好。当前订单以小批量、多品种为主。
从内销市场来看,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面料价格报价普遍提高,下游服装企业较难接受涨价,下单谨慎,市场趋淡。企业普遍看好国内巨大市场潜力,纷纷布局国内细分市场领域。
(来源:中棉行协)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