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来稿 > 蒋明:未来五年,江浙地区如何突破自我?

蒋明:未来五年,江浙地区如何突破自我?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1-09-02 17:24:42       分享至:

未来五年,江浙地区能否突破自我,引领中国毛纺工业健康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民工托家带口或携亲带友,来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谋生计,求发展。


随着物价的上涨,东部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房价、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就业环境,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级。


在此大背景下,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助力,很多员工新年假期回家之后,不愿再出来打工。他们觉得在当地不仅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而且离家又近,生活综合成本低,幸福指数也高。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众多,用工数量庞大,在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还没有完全实现之前,突然之间少了这么多中西部地区员工的助力,很多企业一下子难以适应,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毛纺企业了。我们原先在厂门口张贴招人广告的招数已经不大适用,本地人才市场的招聘也是冷冷清清。我听说有些企业,不远万里,主动去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南等地区送工作、送福利,不知道这个“投怀送抱”的招数成效如何?希望各位大佬多传授一下经验,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我个人觉得,未来五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招工荒将会变成常态。作为生产企业,特别是我们这些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跟高科技企业相比,我们毫无任何招工优势,年轻人吸引不来,知识分子也不大喜欢我们这个行业。看看我们周边的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有多少人,即使是纺织专业毕业的,愿意来我们这些企业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好学校出来的毕业生,都喜欢挤在大城市发展。稍微差一点学校出来的毕业生,也基本流向了中型城市。看来我们企业,得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大步迈进,通过自动化改造,信息化构建,改善工作环境,强化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各工段的生产效率。要不然,我们就要异地搬迁,到用工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城市或者地区去发展,但是这种“游牧生活”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未来五年,行业洗牌势在必行,一些坚持主业,自我革新,勇于创新,主动拥抱时代潮流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作为毛纺产业相对比较集中的江浙地区,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配套齐全,加上商贾云集,人才汇聚,我相信各位企业家们一定能够有所作为,通过产业协作,校企合作,利用现有的科技信息技术,打通车间的“奇经八脉”,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腿,创造长三角新速度,引领中国毛纺工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