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此起彼伏,纺织服装产业亦在经济复苏之中沉浮前行。新的形势加速了产业的科技变革,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引发了消费需求的转变。
从消费模式看,零售向线上转移
零售向线上转移的趋势明显,并在一定时间内将不断攀升。在美国,2019年预测电子商务的渗透率会于2024年达到24%,但是到2020年7月,线上销售份额已达33%。2021年,虽然疫情的忧虑仍在继续但美国服装开支迅速反弹并有了新的增长趋势。全球服装开支增长预期看好,疫情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将持续下去,线上销售的大趋势因此得到加速和延续。
虽然疫情导致消费者购物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线上销售额迅猛增长,但即使疫情完全结束,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模式也将固定下来成为新常态。据统计,17%的消费者将采用线上方式购买全部或大部分物品,仅在实体店购物的群体也由之前的71%下降到51%。当然,对于服装购买者而言,实体店依然具有可试穿、易咨询等优势。
从消费产品看,运动服与功能性服装将成为市场新热点
疫情进一步引起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运动服装市场将迎来大发展。据统计,去年中国运动服销售额为194亿美元(主要包含运动服、户外服以及具有运动元素的服装),预计5年后将再增长92%;而美国运动服销售额已达700亿美元,并且未来5年预测将会以9%的年增长率增长。
从消费者期望来看,具有吸湿排汗、温控、除异味、耐磨、防泼水等功能且更舒适的服装更易吸引消费者。报告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穿着舒适的服装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让他们感到开心、内心平静、休闲甚至安全。和人造纤维相比,84%的受访者认为棉制服装是最舒适的,棉纺织产品的消费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棉的功能性技术应得到更多关注。
从消费理念看,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多重视
从目前的趋势看,消费者对服装可持续性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从服装生产到回收都可以以更为环保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调研结果显示,35%的受访者意识到了塑料微粒污染,而他们中的68%声称这会影响他们的服装购买决策。这要求纺织行业需要从原材料出发,关注材料可降解性,并通过可持续理念的普及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除了可降解性,从消费者的角度,提高耐用性,减少资源浪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普通消费者习惯以耐洗涤和纤维成分对服装耐用性进行评判,受一直以来穿衣习惯的影响,对棉制品从情感上更加青睐。基于消费者对棉的品质和耐用性需求,在纺织品功能改善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棉质面料的耐磨性和面料强力。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