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制造业继续扩张,但扩张势头进一步放缓。8月2日公布的2021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下降1百分点至50.3,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录得50.4,较6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7月制造业供给继续扩张,但扩长速度仅为微弱,需求则出现一年多来首次收缩。7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16个月和15个月以来新低。部分受访企业反映,客户需求相对疲弱;另有企业反映,产品出厂价格上扬抑制了销售。分类别数据显示,投资品类新订单增长强劲,但消费品和中间品类新订单减少。
外需总体维持稳定,7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略高于荣枯线,海外不同地区疫情形势分化,对出口影响此消彼长。
就业市场变化不大,7月制造业就业指数略高于荣枯线,连续第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部分企业增加劳动力使用以扩大产能,另一部分企业则相对谨慎。伴随着就业市场的稳定,积压工作数量略有增加。
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下降,显示通胀压力在7月略有缓解。不过,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八个月高于荣枯线5个百分点以上,受访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尤其是工业金属价格高企。相比之下,出厂价格指数仅略高于荣枯线,录得2020年10月以来新低,表明市场需求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限制了企业定价能力。
受局部区域洪涝、疫情以及芯片等产品短缺影响,物流交付时间继续延长,7月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继续位于收缩区间。由于原材料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制造业企业采购量仅略有增加,原材料库存指数在收缩区间下降。企业继续动用产成品库存交付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但幅度略有收窄。
中国制造业界对未来一年的增长前景普遍感到乐观,但乐观度下滑至15个月低点。企业忧虑全球疫情未知何时才能受控,担心供应链继续受阻扰。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7月制造业扩张势头边际放缓,市场供给继续扩张,需求开始承压,企业在增加雇员和原材料采购方面态度谨慎。通胀压力部分得到缓解,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依旧保持乐观,但已低于长期均值。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民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家信心亦需呵护。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