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纺织产业跻身500亿级
众所周知,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在这里制造。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美誉,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发祥地,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域城市之一。安庆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成立于1958年的安徽华茂集团从一个纺白纱、织白布的小纺织厂,已发展成为拥有棉花、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全产业链及金融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安庆有着雄厚的产业工人基础。据章松介绍,仅望江县就有20多万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该项产业,特别是在早些年间,江浙发展纺织产业初期吸纳了众多安徽劳动力,在浙江织里从事童装产业的就有5万余人。随着产业转移和人员回流,安庆纺织服装产业无疑拥有了非常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
“近年来,安庆市高位推进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了华茂集团、申洲针织、宿松红爱等一批规模大、前景好、核心竞争力强的知名骨干企业。”章松向记者介绍称,望江县、宿松县是“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县”,两县纺织服装产业总体规模已突破百亿,望江县已在华东地区打响了“做服装、到望江”的品牌和口号,并被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安徽纺织服装第一县”。桐城市是“中国羽绒家纺名城”,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岳西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手工家纺名城”称号。
事实上,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是安庆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500亿级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安庆市纺织服装产业24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产业体量占全省比重超过五分分之一,达21.63%。拥有从纺纱、织造、印染到面料、服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工业总产值500亿级的产业集群。
安徽纺织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突出,同时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有利条件。从全国来看,我国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近5万亿,与江苏等产值过万亿的省份相比,安徽省2021年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产值1276亿元,相差整整一个数量级,后发潜力巨大。
“链长制”保障产业一“链”贯通
虽然安庆纺织产业发展已初步实现良好开局,但安庆市政协主席、安庆市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章松在采访中也谈到了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
纺织服装产业中传统产业部分(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比重过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大部分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少;同时,纺织产业链延伸不足,上下游环节脱节。
比如安庆市望江县从事印染的规上企业仅美亚一家,设备工艺不能满足周边企业印染需求;童装城水洗、纱洗和磨毛等配套不完善,小微企业产品要发往浙江加工后再发回本地加工,成本太高、利润微薄;桐城霞珍集团的羽绒被等高档面料要到江苏无锡印染,安庆本地印染工艺无法满足高端产品要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安庆亟需延链、补链。
目前来看,安庆纺织产业大部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龙头企业不多,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形成集聚集群效应。除申洲和华茂两家营收超10亿元外,其他企业规模不大,很难带动整体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安庆市望江县纺织服装企业59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42家,不到十分之一,百亿级企业、纳税超1000万的企业只有申洲针织一家,2021年营业收入104亿元,其他规模偏小。
章松表示,针对产业链配套问题,安庆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与福建福州、浙江绍兴等纺织服装产业先发地区常态化沟通对接。同时,按照绘制的“招商图谱”,针对产业链上高端印染、高端面料等环节“缺陷”和龙头企业不多、各门类优质企业少等问题,大力引进产业上下游的头部企业。
此外,安庆市政府还开展多层次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如调动并发挥企业、商协会和社会各界积极作用,探索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商协会招商模式,通过“政府+协会”相结合的方式,拟举办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长三角一体化纺织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等,积极争取承接在国内、行业内有突出影响的展会,吸引国内产业专家和重点企业参加,提升安庆市产业品牌和影响力,同时强化产业发展宣传工作,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展现安庆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良好势头和形象,吸引江浙地区“凤还巢”企业和人才回流。
当下,安庆市更是在着手出台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健全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如指导望江、宿松、桐城等现代纺织服装重点县(市、区)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联合省纺织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加快制定推动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打造特色园区,对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改造、资本嫁接、安全环保等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集聚发展;推进数字化管理升级,大力推进“凤还巢”工程,针对产业人才招引瓶颈,着力解决其小孩就近入学、中小学午餐、房屋租赁、小孩陪护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解除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的后顾之忧。
围绕“智能”培育产业发展特色
发展智能制造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共识,智能制造竞争空前激烈。
“近年来,安庆市也狠抓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制定《安庆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累计获得省级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66个。华茂、红爱、申洲等3户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嘉欣、意茜瑞、怡盛、凯乐等6户企业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章松还谈到,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了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红爱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新上马的宿松顺源智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从瑞士、德国等引进国际纺纱行业最先进的“互联网+粗细络联”数字化纺纱生产线,分两期形成100万纱锭的高智能、高品质混纺纱生产能力,可年产18万吨优质纱线,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一期工程建设20万锭纺纱生产线,今年6月实现全面投产。
“我们力争到2025年,安庆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达50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章松对此信心满满。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