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场消息称,聚酯行业多家企业将开会,针对供给侧,商议对策。
据市场知情人士介绍,此次的商讨以大型长丝工厂为主。当前,长丝企业的平均库存超过30天,入夏之后,市场进入行业传统淡季,聚酯工厂的库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聚酯工厂开会商议行业对策已经成为常态。
一般是产业处于上下游矛盾有激化,后期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厂家共同商讨下一步的生产和销售策略,合理把控企业的风险。
“企业往往会选在库存偏高,亏损较大的时候,通过供应端联合减产或降价促销的方式鼓励下游采购,降低聚酯行业的库存压力,使自身产业更加良性。”天风期货分析师刘思琪称,之前的联合减产、促销有一定效果,联合减产使得供应压力缓解,促销增加织造原料备货积极性,聚酯库存有一定的缓解。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会背景与以往不同。之前聚酯工厂主要为应对高库存的问题,而当前,聚酯工厂还遭受原料大幅涨价的冲击,工厂的现金流受到严重考验。
在市场人士看来,当前,PTA原料价格维持高位,聚酯生产企业通过降负荷消化现有库存已经迫在眉睫。
据了解,聚酯产业链利润集中在上游PX环节,PTA、聚酯、织造环节普遍亏损,工厂被动降负,检修增加。
事实上,近几年,聚酯长丝的产能集中度明显提高,地域分布也较为集中,在行情较差的时候,企业主动减产的情况也有出现过,产生的效果还要看上下游供需的匹配程度。
终端消费叠加成本抬升,下游负反馈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在聚酯产业链中,每次聚酯工厂商议消息曝出后,通常,下游市场都会有所反应。
“一般来说,下游市场前日的采购会因后期的会议迎来阶段性的采购热潮。但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此次会议消息爆出后,6月9日,聚酯的下游市场普遍表现一般,产销依旧维持2—3成。”中国绸都网采编中心主任张强说。
实际上,从5月底开始,织造原料库存维持在3—5天的极低水平,预期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织造刚需采购叠加投机性备货,原料备货增加较快。部分织造工厂备货至6月25日到月底,备货超过半月以上。
对此,张强也解释说,资金受限下,下游市场原料采购依旧谨慎。由于前期涨价,下游已采购一部分,目前原材料已近20%的涨幅,很难继续跟进。“以坯布为例,按照目前的原料价格,坯布即期生产已多数处于盈亏边缘,加上原料的上涨速度太快,还未有良好传导,价格在下游逐级递减,更多的是利于短期的坯布出货,而没有继续采购的欲望。”
由于终端需求疲弱,价格在产业链传导中表现为越往下游价格越难传导。
而对于今年下游终端的“糟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于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疫情、俄乌战争导致订单阻碍、海运费暴涨,东南亚订单及本身产能过剩的影响。另一方面,外贸市场对服装类的需求向好,再加上人民币贬值汇率下滑,一定程度刺激了出口。
消费回升依旧乏力,降低产出是无奈之举
目前来看,终端消费疲弱,是导致聚酯产业链成本传递受阻,产业链整体表现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疫情缓和、国内刺激内需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对于终端需求都存在向好的期待。但从节奏上看,由于消费信心的缺乏和外贸订单的流失转移,下半年纺织需求回升预计不会是‘V’型,聚酯负荷和下游开机抬升的速度也将相对较为缓慢。
“从往年季节性的角度看,这个趋势预计能延续至6月下旬,但6月下旬到8月份,纺织行业会进入全面淡季。”业内人士认为,在8月份底之前,即便市场对于需求回暖大趋势比较笃定,但至少对于改善的幅度不应抱有过多指望。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高成本与弱需求的困境预计会贯穿聚酯产业全年,下游亏损和销售压力也会一直并存。那么,摆在大部分下游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做到开机和效益的平衡,下游企业的出路在哪?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说,在弱需求的现实情况下,下游企业可根据自身亏损和库存情况,选择适当减产,而在强成本的现实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订单和销售情况,在合适的行情节点选择适当提前备货。
(来源:期货日报)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