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综述 > “新疆棉”禁令正式生效,146万吨棉花“过剩”,“妖棉”难以再“作妖”,纺企的日子依旧很难熬!

“新疆棉”禁令正式生效,146万吨棉花“过剩”,“妖棉”难以再“作妖”,纺企的日子依旧很难熬!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06-22 10:47:35       分享至:

2022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低迷,棉花消费持续不振,价格不断走低。上周郑棉价格更是跌破两万大关。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9575元/吨,较前周下跌785元/吨,跌幅3.87%。棉花现货更是凄风苦雨,目前挂单多数在 18500-19500 元/吨之间。

棉纱价格也在棉花不断下跌以及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下,跌速加快,当前棉纱累积下跌 500-1000 元/吨不等,局部低价走货跌幅在 1000 元/吨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622104827.png


“新疆棉”禁止令对棉花产生影响


棉花市场表现弱势,主要基于外部环境风险有所加剧,以及美国高通胀的影响下,资本市场流动性将持续趋紧。另外,6月21日正式生效的涉疆法案,对于产业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压力。

美国海关预计,执行“新疆棉”禁令将使每年需要海关审查和执行的交易数量从不足100万大幅增加到超过1150万。近期有纺织企业反馈,美国终端客户明确提出自6月22日起,其采购的产品要经美国海关基因检测,一旦查出该产品所用棉花来源于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会当场销毁。

美国禁止“新疆棉”从2021年就开始了,纺织外贸企业不得不被迫停止购买新疆棉产品,并且还需要准备各种佐证自己的产品不含新疆棉花的证明和资料,同时成本也在上升。据纺织圈内人士了解,许多外贸企业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全不采购含新疆棉的制品。


棉花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是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产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7.3%。新疆棉禁令确实令国内棉花需求萎缩不少,根据6月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推算,新疆棉花销售率为55.8%,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7.8个百分点。以新疆棉526.2万吨推算,有146万吨棉花“过剩”形成库存。

同时,今年由于天气原因,陈棉尚有大量资源在花厂手中,而新棉生长进程顺利,局部甚至已有开花,新棉上市时间或明显提前。棉花一改供应紧张的趋势,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也是为何棉花持续下跌,继续承压的原因。


下游纺企日子也难熬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纺织企业日子更加难熬。棉花价格大幅下降,但纺织企业利润并未出现明显改观。原材料价格高企是表面现象,而需求减少是实际情况,只有等待成本端下降和需求端恢复双重力量,才能让下游企业的利润得到改善。

而目前正值下游传统淡季,企业接单气氛低迷,对于原材料购买的积极性逐渐衰退。截至6月20日,纺织企业棉纱库存维持在38天左右,棉纱市场走货偏弱,纺企棉纱库存下降后又有上升势头。

微信图片_20220622104943.png

对于当地的纺织企业来说,与化纤梭织行业多用喷水织机不同,棉纺梭织业用的更多的是喷气织机。且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棉交织类的坯布,棉纱的用量实际并不多,因此对棉花原料的需求自然更是减少。

下游已有部分小型纺织企业为规避风险,出现停工现象,计划到新棉上市前后再开工生产。包括本地的喷水、喷气织机的负荷也在逐步下降。据绸都网数据监测,目前盛泽地区的喷水、喷气织机开机率在66.5%,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2.5%。

微信图片_20220622104946.png

棉花下游缺少支撑,今年纺企似乎提前进入淡季,棉花市场的形势相比往年显然严峻很多,从棉农到纺企,纷纷都对棉花感到无可奈何。棉花也如化纤行业进入了“过剩”期,产业链利润状况很不乐观。


(来源:绸都网)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