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郑棉一度触及跌停,当日主力CF2209合约下挫至13560元/吨,而就在本周一,郑棉超跌反弹,主力合约封于涨停板。连续两个交易日,棉价每吨涨跌均超出千元。然而业者还未来得及从“惊魂未定”中走出,周二郑棉再度开启深度下挫模式。截至19日午间,主力9月合约下跌再超千元,棉花现货购销基本停滞。近期郑棉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对棉纺织产业上下游均带来明显冲击。
从下游纺织市场调查结果来看,山东、江苏等地纺织企业反馈,纱布产品库存普遍累库现象,为缓解资金压力,多数企业已被迫停产、或降负荷来缓解生产压力。造成当前局面的因素比较多: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欧美国家纺织品、服装下单减缓,导致出口订单由“长单、大单”转向“短单、小单”,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以销定产影响逐步向原料棉花扩展,导致短期棉花需求萎缩;另一方面,欧美为代表的纺织品消费国抵制新疆棉用品,使得国内企业无法对未来生产形势做出清晰判断,举棋不定心态下,使得部分产能“闲置、瘫痪”。
从中游涉棉贸易企业的调查来看,期货大幅波动,疫情反复变化,棉企追保、货物发运承受较大压力,导致现货交易难以正常开展。前期郑棉破位下跌,部分基差现货放量成交,但下游心态愈加谨慎,挂单数量缩减,导致基差现货与一口价成交快速萎缩。
从上游轧花生产企业现状来看,在此轮下跌过程中,棉花价格累计跌幅已经超8000元/吨,而新疆轧花企业皮棉加工成本普遍在23000元/吨以上。因此,大部分生产商每吨棉花浮亏已超万元,近日郑棉大幅波动,更让企业备受煎熬,惶恐不安。
在调查中,无论下游纺织企业,还是中上游贸易企业和轧花厂,均表示郑棉大幅波动,终端企业无法下单,纺织企业无法接单,贸易商、生产商就无法顺利出货。因此,期待郑棉期货企稳是当前业者共同的期待,短期内观望情绪将维持。
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疲软依然是主要矛盾,没有被有效化解。产业链各环节从棉花到坯布、服装均面临去库难的问题。从开工、利润和产成品库存变化趋势来看,目前仍处于被动补库存阶段,尽管上游棉花原料一再降价,纺纱即期利润有明显改善,但因采购量有限,仍以待消化的高价棉或者高成本棉纱为主,加上终端消费市场疲软影响,纺织业想要摆脱高库存、弱订单的被动局面,可能需要主动降价去库存,这也将成为价格见底的信号之一。
而从棉纺企业调查来看,目前国内棉纺织企业分化非常明显,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一是大部分靠内需订单或给大型纺企做代加工的棉纺厂目前处境相对艰难,但毕竟有接二连三的内销“短小精悍”来单支撑;再加上8/9月份纺服旺季预期,因此开机率普遍达到50%左右,处于勉强生存、空间有限的状态;二是主要靠做欧美等出口订单且在东南亚等国外未投资建厂的企业,随着2022年以来美国、欧盟等对新疆棉进口禁令全面升级而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需要观察、等待美国政府禁令具体执行情况,找到解决、规避策略;另一方面采用进口外棉或进口外纱来完成前期订单的同时,试图将产品销售重心转回国内,争取内单支撑,但过渡期、转型期面临的困难较大,企业减产、停产的现象并不少见;三是部分大中型棉纺企业前几年在东南亚及其它国家布局,将纺纱、织造产能分流至国外,采取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因此美国、欧盟对新疆棉进口禁令升级的影响比较小甚至产生利好,国内外棉纺织企业都在接欧美订单,集中在东南亚的纱厂生产;而内销及出口其它国家的纺服订单则集中在国内企业完成,因此开机率比较高,普遍在80%以上。
(来源:中国棉花网、期货日报、纺道1707)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