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综述 > 越南准备与多国争抢中国供应链

越南准备与多国争抢中国供应链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07-29 13:34:02       分享至:

根据多家企业的测算,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份额减少到45-50%,同时将15-20%的供应链转移到越南、印度、菲律宾、缅甸、孟加拉国和柬埔寨。这将是越南在纺织服装类工厂迎来外国直接投资资金的机会。

1659072933971141.jpg

7月22日,据越南人民报网、越通社报道:

在中美贸易战之后,新冠疫情大流行被视为推动全球供应链转移趋势更强劲的催化剂。

越南专家表示,除了劳动力成本低和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FTA)带来的优势外,越南目前具备生产和出口全球供应链中某些商品的能力,如纺织品、鞋类、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机械设备等。

与供应链中的许多其他生产业相比,这些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转移动力,转移程度也更大。因此,未来须抓住机遇,推动吸引投资资金流入这些行业。


越南:迎接资本转移的机会


很多科技公司虽然还没有完全撤出中国市场,但已经主动将部分生产零部件转移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越南。

最近,多位消息人士称,苹果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越南部署第二代无线耳机(AirPods Pro 2)的组装。此前,这家公司在越南生产EarPods(有线耳机),但这是苹果首次将无线耳机生产线带到中国以外。

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也于2019年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智能手机工厂,以迁往越南和印度。目前,越南是该集团最大的智能手机工厂所在地,约占全球销售额的60%。

不仅在电子领域,许多纺织服装鞋材生产集团和企业也在重新安排生产链,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及疫情爆发和其他风险的影响。

根据多家企业的测算,供应链的重新安排是将按照把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份额减少到45-50%,同时将15-20%的供应链转移到越南、印度、菲律宾、缅甸、孟加拉国和柬埔寨这一方式进行的。这将是越南在皮革鞋类、箱包原辅料生产业迎来外国直接投资(FDI)资金的机会。

不仅如此,越南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作为一个参与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越南对各大市场的出口将享受税收优惠。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纺织服装行业流入越南的转移投资资金将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移不仅来自亚洲国家,而且还来自意大利、德国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例如,意大利企业投入位于平定省扶吉县的大规模纱线-纺织-染色-服装生产集群和位于兴安省浦诺工业园的纺织厂项目。这有助于越南企业有机会接受和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同时增加生产中的附加值含量,降低加工部分。


越南:与多国争抢供应链


据专家介绍,尽管有许多优势,但由于新供应链的转移趋势,越南在吸引投资方面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例如,与印度相比,越南在经济和政治稳定、参与许多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工业区的基础条件等方面上具有更多优势,而印度在吸引高科技资金流等方面上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劳动力资源充裕,信息技术—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以及是庞大的消费市场。

类似的,泰国、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等同一地区的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上也各有优势。

虽然越南制定了多项招商引资政策,如鼓励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加工区、着力发展配套产业等,但实际表明,这些政策的实施工作存在诸多短板,效果欠佳。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完善有关进口税收的政策、工业园区发展政策和规划,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接受正在转移到越南的投资资金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此外,由于投资者总是倾向于实现供应链以避免高成本,因此当越南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将难以避免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其他国家的风险。

因此,为了长期留住投资者,须加强教育、培训和研发工作,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和技能;加强科技应用,逐步从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大的产业转变。

特别是对于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落后的风险,同时迎来发达国家的投资资金流入,越南须采取措施,朝着加强自动化、提高劳动者技能等方向升级,从而生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


(来源:人民报网、越通社、鞋界教授)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