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化纤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风风雨雨的旅程,近年来不乏少数的聚酯工厂亏损状况依旧,正在被淘汰的边缘。
近日,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关停清算的消息在聚酯圈儿掀起波澜。在纺织人的印象中,这家老牌企业曾拥有着良好的行业口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种种“光环”从耀眼到褪去,长乐纤维为何走到今天这步?它退出的背后带给行业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有行业资深人士直言,当前,化纤行业正处于深度整合的“阵痛期”,长乐纤维既不是最早关停的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受疫情与市场大环境影响,公司自2022年4月12日起开始停产,疫情好转后,因行业影响一直无法复产,直至现公司严重亏损无法进行复产,经公司研究决定关停。”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在关于公司关停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及经济补偿的通知上作了以上说明。
对此,记者也向长乐纤维相关负责人薛强(化名)求证,薛强表示,股东已经把聚酯工厂关停,相关设备会进行处理,土地和厂房也会出租。“我们是主动选择停车,主动退出。大环境不好,单一的品种很难对抗周期性衰退。”他说,聚酯行业整体利润亏损,企业经营惨淡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不如直接止损。
长乐纤维是江苏化纤(涤纶长丝)行业中等规模企业的典型代表。最大设计年产能30万吨,全部生产涤纶POY,一半以上的生产线生产市场前景好的差异化纤维——多孔细旦扁平丝。“以目前行业规模来看,长乐纤维的产能规模偏小,但也有自身诸多优势。”化纤产业资深人士吴文海说,
记者了解到,该厂自2012年建成投产以来,多年呈现产销两旺格局。最近3—5年,随着化纤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头部企业进入产能竞赛阶段,一体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没有规模化成本优势的中小化纤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长乐纤维投产之初就定位生产更有市场前景的扁平丝,一度在这个细分领域多年领先。随着桐昆、新凤鸣这样的‘巨无霸’化纤企业也加快这一领域产品的产能投资,市场供给饱和并进入过剩阶段,长乐纤维的产品优势逐步丧失,效益逐步恶化。”吴文海如是说。
从2020年全球发生疫情至今,纺织服装需求受到很大打击,身处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小企业在各方面的抗风险能力也远不如大型企业,难以坚持到市场好转的那一天。如今,关厂清算也是企业股东一种无奈的“止损”之举。
长乐纤维“退出”的背后,说明了中小化纤制造业面临的尴尬窘境。近年来,聚酯产能维持高增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型企业加速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聚酯产业开始对旧产能进行出清,而长乐纤维也仅是整个行业红海竞争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今年,即使头部的“巨无霸”化纤企业也面临着持续库存高企、经营亏损的巨大压力,有些头部企业已经发出管理人员率先大幅降薪的号召。企业经营压力大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采访中记者也进一步了解到,实际上,陆续退出涤纶长丝生产行业的中小企业,最近几年已经不是个案了。比长乐纤维建厂早6—7年的一些资格更老的中小化纤企业也已经在前两年主动解散清算了。
而就在近日,又一家拥有二十多年的资深老牌化纤企业被法院下了限制消费令,法人同样也被限制消费。
据网上信息显示:公司座落于中国著名的侨乡——福建省晋江市,公司建于1997年,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在职员工4000多人,年产值超80亿。公司主要从事涤纶丝产品开发、生产及进出口贸易,包括各种常规低弹丝、高弹丝、网络丝等差别化和功能化纤维及涤纶短纤维产品,拥有年产18万吨聚酯、15万吨涤纶长丝,6万吨涤纶短丝及6.5万吨差别化纤维、1万吨化工油剂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至国内外各地,产品质量受到广大客户的充分肯定与信赖。公司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四大化纤基地”、“福建省重点扶持企业”、“福建省2002年重大利用外资企业”、“福建省工业企业300强”等荣誉。
被市场不断冲击下,倒下的纺织企业越来越多,就连几十年的老牌企业都扛不住了,无奈之下只能“退出”的这条路,或许这样的止损方式不会亏的太难看。纵观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化纤巨头,虽已霸王卸甲,但回过头来看,它最初的愿景还是很美的,但现实是聚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重,以至于厂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行业“周期性低谷”显现,企业不得不经历熬苦日子。但这也并非完全是坏消息,升级过程必然建立在残酷洗牌之上,“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相信在多次阵痛之后,企业会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
当时的雄心万丈,如今让人不禁唏嘘……这就是正在进行中的洗牌,面对眼下行业迎来的“大洗牌”,化纤企业要在自问中客观认识自身能力,重新思考,迎接“生命线”的挑战。化纤企业准备好了吗?
(来源:期货日报、化纤邦)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