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随着库存的不断升高,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部分中小棉纺织厂去库存积极性迅速提升,抛货回笼资金流操作并不少见。
与此同时,广东、江苏、浙江轻纺市场棉纱贸易商也同步开启加大让利幅度、提高议价空间的清仓行动,部分中间商甚至着急低价抛货。由于目前国内市场棉纱报价差距较大,相对混乱,有硬性需求的布厂采购大多货比多家,虚虚实实,一单一议。
南京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国内棉纱市场目前可概括为:OE纱走货好于环锭纺纱、普梳纱走货好于高支精梳纱;进口棉纺纱报价和走货挤压新疆棉纺纱,进口越南纱受到布厂、中间商的关注度将印度纱、巴基斯坦纱甩出几条街。
对于工厂和贸易商近期抓紧去库存,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棉纺厂、棉纱贸易商普遍判断8月郑棉主力合约或再度回调至14000元/吨以下,加上新疆棉上市进入倒计时、国内棉纺织厂接单疲软和减停产趋势未现起色,及美国、欧盟的新疆棉禁令升级的影响发酵,棉花、棉纱看跌看空情绪较强烈;另一方面央行信贷政策由4/5月全面宽松向定向宽松、稳健性宽松转变,部分棉纺织厂、贸易商信贷额度收紧,现金流吃紧。在美联储持续激进式加息、欧洲央行跟进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下半年降准、降息的难度较大,大概率继续维持稳中偏松取向,总量上通过信贷政策发力,结构性工具是重点,棉花、棉纺织产业链或受到一定影响。另外,7月中旬以来棉花期现货价格再次大幅下挫,部分随用随买、看单采购的棉纺厂纺纱利润得到较明显修复,出货积极性呈现回升。
美棉合同取消增多 贸易商陷入被动
据青岛、张家港等地棉花贸易企业反馈,7月中旬以来买家要求取消合同、按市场价重签采购合同或协商由销售方“回购”合同的现象持续增多,包括一些常年合作的棉纺织厂、中间商老客户,合同履约率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外商也表示目前不仅中国,印度、土耳其、越南、印尼、巴基斯坦等国买家2021/22年度美棉合同的执行意愿都在减弱,取消前期高价合同或成为买卖双方近期博弈的焦点。
某国际棉商表示,引发4/5/6月份签约美棉合同被延后执行、取消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5月中旬以来ICE棉花期货暴跌,主力12月合约从133.79美分/磅跌至82.54美分/磅,部分买家在110-120美分/磅入市抄底(12月合约),结果目前亏损约20-30美分/磅,采购方难以接受、消化;二是由于美联储持续激进式加息(6、7月份分别加息75个基点),包括人民币、印度卢比、越南盾等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对棉花进口成本而言“雪上加霜”;三是2022年二季度以来,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棉纺织、棉制品服装陷入产销倒挂、接新单疲软、棉花消费明显触顶回落的困境,需求下滑,部分用棉企业只能采取延缓履约、取消合同等手段减缓流动资金压力。
黄岛某中型棉花企业认为,如果短期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不能收复100美分/磅、110美分/磅,预计仍有一定量的美棉采购合同被取消或延后执行;贸易商在这个过程中很被动,只能紧盯前期签约的每份合同,抓紧同客户沟通,尽快履约;而对于港口保税棉则采取降基差、提高议价空间等举措刺激出货,争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据了解,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85-95美分/磅区间,有少数国际棉商、大型贸易企业在港口收购保税棉资源,以美棉/巴西棉为主。
(来源:中国棉花网)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