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运动在全球的风靡程度在疫情下逆势提升,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 GWI《全球运动健身经济报告》,受疫情影响,全球运动市场规模下降, 但静态运动(主要为瑜伽,普拉提、芭蕾等轻运动)的渗透率从 2018 年 3.78%提升至 2020 年的 5.25%。而 2018 年中国大陆静态运动的渗透率仅为 7.1%,参考欧美等市场(1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轻运动的风靡带来了运动服饰(尤其是针对女性的运动服饰)的发展契机,极有可能成为服装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01 “轻运动”是什么?
“轻运动”是指负荷小、强度小、能耗低、简单易行的运动 方式集合,包括慢跑、瑜伽、普拉提、跳舞、骑行、滑板、飞盘等中低强度的运动项目。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传统的运动又太累或太耗时间,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爱上了轻运动,通过“轻运动” 进行健身锻炼,调节身心状态,保持身体活力。
02 “轻运动”为什么火爆?
轻运动火爆全国,离不开运动科技的推动,和疫情的影响。
运动科技推动健身消费场景家庭化、社群化:我国运动 APP 和智 能化装备逐渐完善,运动健身 APP 用户规模持续稳定在 2 亿以上。技术更新驱动健身产业向全渠道、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运动科技 通过线上线下技术联动,提供更多元化的运动场景。
同时,后疫情时代,运动健身线上化趋势持续加强,轻运动成为 直播课首选。运动健身类 App 使用更加高频:根据 CBNData《国 民运动健康趋势报告》,76%的人认为自己在疫情后更重视也更愿 意运动,疫情期间运动健身 APP 月活规模同比增加 1.9 倍,使用 时长同比增至 2.5 倍。(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而轻运动因其自身便利性(对场景要求低),比传统健身项目更适合线上化。如瑜伽成为直播课首选,抖音的瑜伽话题下累计播放量 已超过 480 亿次;如上海封控以来,刘畊宏带动居家健身风潮:刘畊宏抖音账号粉丝数从疫情前的 10 万+,飙升至 7000 万人左右, 点赞数达 1.1 亿(截至2022/7/10),每场直播观看人数超 1000w 人。
03 想入行轻运动应该了解什么? 那么服装商家想要入行轻运动,赚到这个风口的第一桶金,需要了解什么呢? 1、目标客户:有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的女性。 核心人群女性消费市场崛起,女性健身意识提升,参与运动人数快速增加。同时在运动服饰方面女性消费意愿更强,成为运动服饰的消费主力, 女性运动人群快速增长,成为运动健身主力军。随着女性教育程 度、收入水平提升,自身健康、身形塑造得到重视,有健身习惯的 女性越来越多,成为运动人群的半壁江山(健身APP 乐刻/keep 女性用户数量占比分别为 54%(2020 年)/60%(2022 年))。 而对于众多年轻女性而言,运动健身,装备先行,穿上健身服本身就象征着专业和自信:一方面,健身服的裁剪设计更适合运动 (如 leggings的让女性在深蹲、硬拉时避免尴尬、加强支撑,而 运动内衣对副乳凸显的传统内衣弊端进行改造,支持更多女性跑跳 自信)。另一方面,健身服的意义在于鼓励更多的初学者开始运动。2018 年,美国健身服饰品牌 Barbell Apparel的调研显示,58.2% 的健身者的健身动力是「穿上健身服」。 并且,女性消费能力提升、付费意愿更强。根据《2021 年大众健身行为 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女性体育消费显著增长,2021 年 女性人均年消费额达 6362 元,同增近 50%(而同期整体体育运动者年均消费金额同增 35%至 5670 元)。具体来看,在购买健身卡 及私教课程等方面显著高于男性,根据 keep 发布的 2021 年双十 一战报,在此期间 keep的女性购买用户数量是男性 2.08 倍。同时, 2021 年在运动鞋服消费上,女性占比也超 50%。 2、服装类型:瑜伽服、紧身裤、运动内衣等女性运动服饰。 按品类看,瑜伽服、紧身裤这类轻运动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占比最高,且仍有望继续提升。 从抖音、小红书这类社交媒体热度来看,瑜伽的讨论度已超越除篮球足球外的大部分运动项目。另外,从天猫运动专业用品销售情况 来看,相比其他运动,瑜伽用品的专业性和消费力更强(部分其他 运动项目可以穿着一般的运动服装进行锻炼)。随着女性健身的普及,紧身运动服饰走进日常生活。如今的瑜伽 裤一类的紧身裤不仅是运动服饰,更成为女性彰显自身兴趣和健康 生活方式的媒介。在国内一线城市,瑜伽裤、运动 Bra 搭配大码西 装外套,也已成为都市运动女性的日常穿搭之一。在此趋势下,专 业的紧身运动服饰的应用场景被拓宽,有望带动整体需求的增长。 再如正在兴起的运动内衣,当前国内渗透率极低,有望随女性舒适性 需求提升实现弯道超车 。国内内衣市场格局分散,运动内衣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参与运 动人群的增加,中国运动文胸市场或有较大发展潜力。 3、经营战略:从下沉市场入手,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 健身习惯逐步向低线城市传递,有望成为长期生活方式。健身意 识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加强,且低线城市人民整体生活压 力和节奏相对一二线轻松,有更多时间参与健身。与一些生命周期 较短的潮流风潮不同,“健身几乎是一件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 事”,在持续健身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得到正反馈,进而激励运动者将其培养成为长期习惯。 运动服饰风格也在向低线传递。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女性的健身 服饰风格也在朝着越来越专业、贴身、美观的方向发展。除去面料科技不断改进的原因外(贴身专业的服饰具有良好的弹性、支撑性, 更加透气、并具有一定的塑形效果),还有穿衣观念上的改变-——女性更加乐于展现自己健身健美后的身材。因此,我们预计随着健身 习惯的逐步下沉,轻运动服饰的风尚也有望随之下沉。从百度指数来看,“瑜伽裤”的全国搜索指数自 2020 年以来上升 趋势明显,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上升趋势早于低线城市,潮流呈现 出由高线向低线传导的趋势,且高线城市的热度持续高涨。 在此背景下,更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的高性价比的新国货品牌 在下沉市场或有更大机会。由于海外产品市场定位以及渠道受 限等原因,国际品牌在下沉市场尚未形成显著竞争力,下沉市 场对国货品牌的支持度总体上更高。并且该类消费者更看重产 品经济实用,高性价比是吸引其购买国货的主要因素,通过提 供兼具颜值和性价比的产品将助力国牌抢占低线城市份额。(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运动服饰与功能性服装已成为市场新热点 疫情不仅带火了运动健身,也增强了人们对健身锻炼“行头”的需求,运动休闲服再度成为消费宠儿;除了居家健身,在旅游出行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露营一跃成为后疫情时代生活方式顶流,火到“中国伞城”跨界造帐篷,需求井喷,满负荷生产都赶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此外,因社交属性而迅速出圈的飞盘,在短时间内就迅速俘获了一大批年轻人用户。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背后,运动服饰与功能性服装俨然已成为市场新热点。 据相关数据,国内运动服装行业规模超3000亿。市场研究公司 Allied Market Research 预估,到2024年,全球运动服装行业的价值预计将达到近 5470 亿美元。国内除了安踏、李宁的持续多品牌和多品类强势拓展之外,还有诸如Keep、MAIA ACTIVE、vfu、粒子狂热、COCOFIT和男性功能运动品牌OMG等,迎合了运动休闲风潮并受到资本关注,另外也有像鹿晨辉、陈暖央的健身博主,通过个人IP为原创运动服饰品牌注入影响力。 数据来源:前瞻数据产业研究院 过去瑜伽裤只是一个小众产品。在近两年的瑜伽热潮带动下,瑜伽裤不再是简单的瑜伽裤,而是被赋予了时尚元素。穿瑜伽裤不仅是为了练瑜伽,更可以穿着上街,成为年轻人和瑜伽爱好者的一种新潮流。 瑜伽作为健身运动的重要新增细分市场,近年来前景被持续看好。 2019年,耐克正式推出了瑜伽服饰系列,并先后于2020年的1月、4月推出了Infinalon瑜伽系列和Nike Yoga系列等产品。此外,耐克还在Nike Training Club应用程序上提供在线瑜伽训练计划,以满足不同水平瑜伽爱好者的训练需求。 而在2020年7月1日,彪马的PUMA STUDIO系列瑜伽服饰早已出现在了线上官方商城和天猫等电商平台旗舰店。此次彪马不仅仅是推出了服饰,还有配套的线下线上课程推出,与Formula健身方程室的线下“嘻哈瑜伽”于当年7月上线,而与KEEP合作的线上课程则于8月推出。为了推广自己的瑜伽系列,彪马还请到了代言人蔡依林,拍摄了瑜伽相关的海报课程等。 如果说知名品牌的案例不够论证“瑜伽裤杀进下沉市场”这样的命题,那么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的Keep的数据或许能进一步作证。Keep方面称,近一年来,瑜伽品类服饰整体销售呈明显上升趋势,整体的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以来,以电商平台为例,Keep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六成。” 另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面对瑜伽行业的发展,资本已经坐不住了。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上半年,瑜伽相关的投融资数量共27笔,且主要集中在A轮,行业累计投融资金额总计6.6亿元+人民币。投融资集中度高且轮次紧凑,2022年,又有多笔投融资出现,主要集中在瑜伽服饰和装备方面。 其中,2021年1月,运动科技公司Keep宣布完成3.6亿美元F轮融资,为此前近六年里该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瑜伽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据艾瑞数据,2021年瑜伽市场规模达322.1亿元。瑜伽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瑜伽垂直产品,高速增长的泛人群及核心人群,以及线下瑜伽馆及工作室的课程收入。 场馆分布的数据也极为惊人。2021年全国瑜伽场馆到达40000+。 从《2021中国瑜伽行业报告》的调研结果来看,瑜伽练习者大多为中产群体。单是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就占到18%,而在10001~20000元月收入区间内的,也有23%的占比。至于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只有接近10%的占比。这些人群的职业分布也值得关注,在瑜伽练习人群中,普通职员占比最高,达36.1%;企业管理者占比13.1%;自由职业者占比12.8%;医生、律师、记者等专业人员占比11.4%;最后是在校学生及政府机关人员,分别占5.9%以及5%。从收入水平及职业分布来看,瑜伽爱好者大多处于中产范畴。无论是对于瑜伽馆的课程消费,还是瑜伽裤为代表的消费品购买,他们都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和更高要求亟待挖掘。 当年Lululemon引领了时尚风潮,瑜伽裤是都市白领健身休闲的百搭单品。如今,曾经1000元左右一条的时尚单品走入寻常百姓家,进入下沉市场。不过,另一现象亦不容忽视,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现,相较于露露乐蒙与“瑜伽”关键词的上万量级的关联讨论热度,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关联讨论热度均维持在2000左右的量级,其他品牌的关联讨论热度就更少。 可见,中国瑜伽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龙头,超大规模的直营品牌尚未出现,但各地方区域范围内存在地方龙头,整个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行业内相对知名的连锁品牌主要聚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一线城市品牌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行业竞争壁垒高,新品牌入局难度较大。此外,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许多规模小、规范化不足的瑜伽馆因资金流、运营能力等问题倒闭,导致市场上大量瑜伽会员等待被接盘,很多空白区域等待被填充。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开始发挥规模或创新优势,品牌效应也将进一步扩大。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