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天下资讯 > LPR调整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LPR调整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08-23 09:25:11       分享至:

8月22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相关调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此次报价会带来哪些影响?

今年以来“三连调”

本次LPR已是今年年内第三次调整。1月20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5个基点。5月20日,1年期LPR与此前报价持平,为3.70%;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本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再次双双下调。

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新的LPR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作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LPR已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每月定期发布。

实际上,就在几天前的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MLF中标利率为2.75%,下降10个基点。8月MLF利率下调,意味着当月LPR的定价基础发生变化。“8月LPR下调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在市场预期之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如何看待本次调整?曾刚说,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部分指标仍有波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带动LPR的下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重点行业领域的需求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以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助力经济稳增长。

为实体经济降成本

本次两个期限LPR下降幅度不同,为非对称调整,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5个、15个基点。今年累计,1年期、5年期以上LPR已分别下调15个、35个基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结构性特征?

曾刚解释,从纵向看,经过过去多轮调整,1年期LPR累计降幅更大,5年期以上LPR相对1年期LPR偏高。从当前发展环境看,房地产市场企稳、制造业和基建投资都需加大力度,这些方面与中长期贷款有着较强关联。此时以更大幅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有利于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促进行业平稳发展,为稳经济提供支撑。

根据相关政策,5年期以上LPR不仅关乎企业中长期贷款,还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挂钩。本次LPR调整对新发放和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均会产生影响。

从增量看,LPR下调带动房贷利率调降,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楼市回暖。从存量看,LPR调降也有助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成本。“这实质上相当于增加了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金融对实体的让利,将为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发挥积极作用。”曾刚说。

总体来说,两个期限LPR的下调,都将带来利好。1年期LPR下调也将带动其他期限的贷款利率下行。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本轮LPR调降既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有助于激发融资需求,也有助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继续深化LPR改革

下一步LPR改革及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中国人民银行在7月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中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深化LPR改革,完善LPR报价机制,不断提高LPR报价质量,使中央银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传导更加顺畅。

近期,适逢LPR改革迎来三周年。业内普遍认为,LPR改革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发挥了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引导LPR适度下行、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出台专项再贷款工具……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以我为主’,根据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曾刚说,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服务经济大局,另一方面要在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的同时,保持定力,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曾刚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有望在总量上保持稳健,而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上更多发力。总量稳健,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提升融资便利性。结构层面,用好精准直达的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供支持,稳定经济大盘。

高盛:对美国经济谨慎乐观,防衰退可以这样投资


世界银行预计,由于通胀居高不下,世界大部分地区将在2022年至2023年陷入衰退。而在高盛看来,虽然美国经济增速将在今年下半年放缓至低于趋势的水平,但其预测的基本情境仍然是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尽管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之际,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依然很高,但高盛资产配置研究主管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仍持谨慎乐观的看法,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以及住房市场应该会提供缓冲。

据《商业内幕》,Mueller-Glissmann表示,美国房价的大幅上涨引人注目,如果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最终可能会对房价造成压力。但是,由于美国抵押贷款的期限在30年左右,因此,他认为,利率上升对定价的影响应该会被推迟。此外,供需极度失衡也应该会抑制加息对经济活动的冲击。

他解释说:“更重要的是目前美国经济中的房屋净值规模,换句话说,因为房价相对于未偿还房贷上涨了很多,许多房主有大量房屋净值,他们还没有加以利用。”

通胀叠加高需求和低供应,已使得美国购房网站Realtor.com对2022年美国房屋销售价格中值升幅的预期上调至6.6%,比之前的预测提高了2.9%。

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消费者会拿出房屋净值进行再抵押,这使住房市场的杠杆率保持在高位。高盛指出,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如今,美国消费者坐拥大量房屋净值,如果房价受到负面不利因素影响而下跌,这些房屋净值可以提供缓冲。一般来说,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健康得多。

Mueller-Glissmann称:“我们预计房价肯定会放缓,这很关键,因为住房通胀是美国通胀中最持久的组成部分之一。”

他补充说:“劳动力市场开始放缓,大宗商品亦然,但住房是会坚持一段时间的领域之一,因此,房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与美联储减缓经济和通胀相一致。”

上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9%,美国经济将仅增长1.0%。事实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出现萎缩,符合经济学家对技术性衰退的定义。

在寻找抗衰退行业方面,高盛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基础设施上,该行业具有防御性,但提供了真正的现金流增长。该行并称:“我们也喜欢防御性资产与结构性增长的组合,比如医疗保健。同时,我们仍然认为银行和能源等领域具有价值。”

高盛表示:“银行股和能源股已经因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而受挫,因此,特别是在情势缓和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股表现相当出色,能源股对我们来说仍具吸引力。我们一直看好大宗商品,而且依然看涨,即使是在糟糕的情境下。”

与此同时,高盛规避与天然气相关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的行业,尤其是在欧洲。该行还低配化学品(特别是面临天然气问题的公司)以及建筑材料、消费品、服务、食品饮料、烟草、零售和受管制的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

高盛主张采用相对防御性的资产配置,对股票和债券持中性态度,同时低配信贷,超配现金和实物资产。

Mueller-Glissmann认为,市场对近期经济衰退风险太过掉以轻心,对央行的看法过于鸽派,但从长远来看,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可能过于悲观。“这创造了可以利用的机会,尽管现在还有点早。”

此外,高盛也在回避高成长科技股的反弹,并谨慎行事,以免进行过远的推断。该行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值得投资的优质公司,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肯定会有所选择。此外,我认为,我们正在处理融资成本增加的问题——对大公司来说,利率上升的影响将会大大延后,而且非常小。然而,有些公司和企业的债务面临更高的浮动利率,所以你应该对规模较小的中型股保持谨慎。它们的资本结构可能不太稳定,可能更难融资。”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