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天下资讯 > 美国彻底禁止这5家中企在美销售!外交部回应来了

美国彻底禁止这5家中企在美销售!外交部回应来了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12-12 10:43:06       分享至:
日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表文件宣布,禁止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在美国销售新的通信、监控等设备。


美国彻底禁止这5家中企在美销售

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日前宣布,已投票通过一项针对中企的新规,禁止进口或销售一些中企制造的通信和监控设备,理由是这些设备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据悉,相关禁令不仅涉及此前已在风口浪尖上的华为、中兴,还涉及海能达、海康威视和浙江大华等监控安保设备制造商。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最新禁令适用于对新设备的授权,但该机构也不排除撤销之前授权的可能性。

舆论认为,新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打压的再度升级,也是美国“不遗余力”将中国设备从美国基础设施中剥离的最新举措。

微信图片_20221212104410.png


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员科隆·科钦(klon kitchen)就认为,此举标志着一个“高潮”,意味着拜登政府仍在延续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向这些中企施加压力

事实上,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由来已久。

2020年6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指认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禁止美国电信运营商使用该委员会设置的政府补贴购买两家中企的设备和服务。

去年3月,联邦通信委员会扩大打击面,将华为、中兴、海能达、海康威视和浙江大华5家企业列入对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的通信设备与服务商清单,并要求美国电信运营商拆除并替换5家企业的设备和服务。

去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1年安全设备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不再为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提供任何审查或颁发新的设备许可证。

当时就有美国议员称,将让华为、中兴等中企在美国电信网络中“没有容身之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称,最新发布的禁令是在实施拜登签署的这项法案。

对此,有中企回应称,中国产品并不会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美方此举只会损害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消费者合法权益。

德国无意效仿美国对华为施加禁令

此外,美国此举可能还会对其他盟国施加影响。近日,英国就以安全风险为由,要求各部门停止在敏感建筑安装与中国有关的监控摄像头。

不过,近日,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德国不打算效仿美国全面禁止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生产的产品,而是将继续依照个案的不同状况作出决定。

但这招致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共和党首席议员麦考尔的批评,他声称,德国对华为的决定不仅“危及其自身国家安全”,而且“危及欧洲的国家安全”。

“对德国立场的尖锐批评是没有道理的。”德国科技杂志《t3n》称,尽管德国并未全面拒绝中国制造商,但在其经济部一份长达104页的战略文件中,已提出更严格控制使用某些国家零部件的详细建议。

该文件提及德国在2020年出台的《信息技术安全法》,可以禁止单个组件或某个制造商。例如,当供应商提供不正确的信息、不支持安全审计、不及时报告或纠正薄弱环节时,可以使用该法禁止。

“德国之声”近日报道说,当被问及是否预计德国或欧盟会收紧规则,甚至禁用华为设备时,华为告诉路透社,它依靠的是建设性的、以事实为导向的对话。

“网络安全使用与供应商所属国无关,只有通过行业和监管机构之间合作的全球标准,才能确保安全。”

美对中企的禁售规定

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该禁售令对华为、中兴等网络设备商影响不大。2017年以来,华为、中兴是美国多轮制裁首要对象。由于政治因素影响,目前华为、中兴在美国拓展空间不大,且在美国市场收入极其有限。

禁售令对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等摄像设备商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2021年10月报告数据显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比例均小于5%。

对于美国对中企的无理打压,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发言人已多次指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限制中国企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滥用国家力量对企业进行制裁打压,违背了基本的市场原则和公认的国际经贸规则;

也损害了中国企业和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