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期,随着内销和出口订单持续增长,纺织行业回暖明显。记者在走访多家纺织企业时发现,今年,不少工厂提前开工,加紧赶订单。
在浙江省桐乡市的一家纺织企业,虽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但厂长李鑫强和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李鑫强所在的工厂以外贸出口业务为主,为了保障货期,不少工人在一月底就回到工厂两班倒。
除了外贸出口企业,近期,一些主攻国内市场的工厂订单也回暖明显。
除了家纺行业,服装企业的开机率同比去年也在快速提升。在浙江义乌一家内衣生产车间,生产主任告诉记者,近半个月已经接到了1000多万件的产品订单,预订单已经排到11、12月份,企业已有的200多条产线有些吃紧,接下来还准备扩充50—70条生产线。
原材料价格上涨 纺织企业承压
纺织行业复苏明显,原材料端的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这给纺织企业带来不小的经营压力。
沈小利是浙江桐乡一家家纺公司的负责人,近期由于询价的海外客户激增,沈小利每天都在关注原材料市场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去年底受疫情影响,不少上游棉纺厂的开机率不足,而今年开工后,由于工人返岗延迟,产能依旧不足。
沈小利表示,如果成本持续上涨,部分“薄利走量”的产品可能需要调整终端价格,或将影响海外订单。同样因为成本上涨感到压力的,还有一家丝绸家纺公司的负责人李建周。
李建周表示,每年到生产旺季,原材料价格都会有一定的浮动,但是今年上涨的速度和幅度都比较大。
除了原材料,一些加工费用也由于工厂产业升级、环保成本提升,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出海”抢单 提高附加值 纺织企业多举措应对成本上涨
企业赶工的同时,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那么纺织企业如何有效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继续来看记者调查。
蒋永良是浙江桐乡一家家纺企业的负责人。这几天,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去欧洲竞标的事项。
为了应对这一轮的成本上涨,蒋永良还扩建了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产线自动运输、分拣,人工减少了三分之一。一些企业还通过直接对接原材料生产地,以节约成本。
而在浙江义乌,一些企业也在面料和工艺上下功夫。在一家无缝内衣生产企业,工厂对不同纱线进行重构和组合,提升了产品的抗菌、保暖和透气性能,企业的产品品类也由原来的保暖内衣扩充到了瑜伽服、运动衫、自行车裤等多个品类,毛利润由此增加了5%。
(来源:央视网)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