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只要够便宜,有多少买多少!问:买这么多布干什么?答:在搞“基建”!

只要够便宜,有多少买多少!问:买这么多布干什么?答:在搞“基建”!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3-08-15 09:56:59       分享至:

今年以来,纺织市场内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终端需求因为外贸因素不断缩水,但织造企业生产出来的布却一直有人买。


这么多的布是谁买走了?他们买这么多的布用来干什么?相信很多纺织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640.png


新风口?不,是新“基建”


以前的模式是服装厂通过过去的经验预判提前生产备货,不可避免地被库存困扰,而这些库存最后都会作为成本加到服装价格上。因此过去稍微有点名气的服装品牌,他们衣服的报价至少是生产成本的五六倍,哪怕是这样,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某某某知名服装品牌被价值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库存几乎压垮的新闻。


随着纺织产业数字化的推进,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对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消费者的喜好需求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反馈到生产端。只要能够及时地把产品生产出来,就能有效控制库存,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让利消费者,促进消费。


但要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出货,需要足够的“基建”,在面料方面,单独的面料商很难完成这种模式,这时候就需要面料现货超市。而且面料现货铺的范围越广,能够快速出货的服装品类就越多。


因此这两年,面料现货超市成为了服装产业的一个新的风口,以前的贸易商转型现货超市,织造企业库存多了也转型现货超市,大家都在往这个赛道涌。


如果与我们熟悉的东西进行对比,现货超市就有点类似于美团、滴滴,刚开始只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利润也很可观。


而要打造这个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实产品库,充实产品库就要大量地购买坯布。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生产出的这么多布去哪里了?这些布正在为纺织行业的新“基建”添砖加瓦。


640 (1).png


未来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从以前的“千团大战”,到后来打车软件各种烧钱补贴,这些平台一开始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市场,而支撑着他们亏损的是各种机构的投资。到最后大鱼吃小鱼,剩者为王。面料现货超市却很难这样,他们中很多都是由实体产业转型过来的,手头虽然有些资本,却也没法支撑一直亏损。


但平台建设就是这样,前期搭框架吸引客户的时候,很少有能不亏钱的,因此直到现在,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面料超市,因为前期投入太大,真正已经回本盈利的微乎其微。


而且和互联网平台不同,实物的现货超市虽然也存在消费惯性,但很难出现在占领市场后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因为客户有得选。一旦价格定高了,同行很容易就杀出来竞争了。


因此短期内,虽然市场上现货超市一个个轰轰烈烈地出现,但真正想要在这个上面盈利却任重道远。


玩法换了,思路也得换


过去的纺织行业,很多情况是靠着信息差赚取超额利润。但现在信息差很少了,信息差抹平了超额利润,织造企业现在就赚个辛苦钱,甚至不赚钱,机台费也一天比一天低,纺织市场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想靠单纯做布来回本的周期大大延长。


这个时候,就需要换个角度,从资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现货超市可以视作资产,库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资本充足率,现货超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计算的也非每米布的收益,而是变为了资产收益率,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企业考虑的就是扩大推广渠道,吸引更多客户,并在利润与出货间找到一个平衡的出货频率。


文章来源于:绸都网、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