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中间品出口降幅明显
1-8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9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下降11.4%,服装出口额下降9.4%。四大类商品出口额全部下降,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跌幅相对较小,分别为3%和9.6%。其中,中间品纱线和面料跌幅较大,分别为11.3%和11.5%,中间品拉低了纺织服装整体出口。
美欧“分流”降低中间品出口
出于政治与供应链安全考量,美欧均加快了“三岸分流”,即加快“去中国化”,此举不仅对终端服装产品产生影响,也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纺织中间品的出口。
美国为了防范中国到东南亚设厂带来的出口“转移效应”,也缩减了对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订单,越南对美出口同样大幅下降。1-7月,美自越南进口累计下降25.3%,超过美自全球进口的平均降幅(22.7%)。因此,我对东南亚出口纱线面料等中间品也有所放缓,其中1-8月出口下降15.5%。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冲击行业利润
1-8月,纱线、面料等中间品出口分别下降11.3%、11.5%,其中价格分别下降20.2%和8.4%,出口价格出现持续回落,是出口下降的主要拖累因素。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原油价格上涨导致产业链价格抬升。在棉花需求上升和不利天气影响减产预期增强之下,国内棉花价格上行态势明显,屡创年度新高。对于纺织服装产品而言,上游原材料进口价格上涨一般不会迅速传导至下游,这将对纺服企业的利润再次形成挤压。
2023年1-8月,全国面料进出口额为449.8亿美元,同比下降11.8%。其中,出口额为431.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进口额为18.1亿美元,同比下降19%。我国面料贸易以出口为主,占比接近90%。近年来,随着我国面料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过去由欧美日垄断的高端面料已实现自主生产,我国面料进口逐年下降。
我国对东南亚、南亚等主要市场出口动能减弱
亚洲是我面料出口的主要市场,1-8月,我国对亚洲国家累计出口面料283亿美元,占面料出口总额的65.6%。越南作为我面料出口最大的单一市场,占我面料对全球出口的15.6%,出口额6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6%。
1-8月,前十大市场除巴西之外,其余国家均呈下降。其中孟加拉降幅持续扩大,出口额35.1亿美元,同比下降25%。从大类产品看,1-8月化纤机织物和棉布两大类产品出口分别为188.4和65.7亿美元,分别下降5.6%和21.6%。丝机织物出口为2.5亿美元,下降20.7%;羊毛动物毛机织物出口金额为2.1亿美元,下降10.2%。
纺织服装后市需求如何?
近期,据浙江、广东等地部分棉纱贸易企业反馈,国庆假期轻纺市场棉纱报价、成交价均小幅下降,其中精梳纱出货明显弱于普梳纱、OE纱,报价下调幅度较其它纱线品种稍大。
绍兴某轻纺公司表示,一方面,假期前后沿海地区很大一部分织布企业、中间商放假或减停产导致棉纱消费阶段性减少;另一方面,各轻纺市场、棉纱贸易商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出货压力很大。
此外,9、10月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各国纱厂对中国装运、到港棉纱数量比较大(OE纱发货偏多),目前各轻纺市场棉纱高库存、低报价已对纱价调涨情绪形成压制。
当然,近期纺企正积极参与储备棉竞拍补充棉花库存,新疆棉现货询价、采购相对清淡,市场观望情绪比较强。而2023/24年度新疆地区籽棉收购价、皮棉成本上涨有望推动棉纱报价上行,纺企亏损面将进一步收窄。
另外,据市场调研反馈,目前粘胶短纤行业开机率基本维持,行业整体负荷升至79%左右,厂商库存压力不大,发货略紧张。同时,人棉纱厂多以消耗库存为主,补单积极性不高,整体出货稳定。
同时,受原辅料价格上涨,库存偏低等因素影响,将对粘胶短纤价格形成较强支撑作用,预计短期内粘胶短纤、人棉纱市场整体将偏强整理运行,价格将小幅提升。
文章来源于:全球纺织网、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