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夹袄搭配牛仔裤、泡泡袖旗袍、盘扣皮衣叠穿帽衫、针织毛衫配马面裙……最近刮起了一股“新中式”风,很多年轻人穿着“新中式”出游、逛街。
不禁要问,“新中式”服装新在哪里?何以收获越来越多的拥趸?
什么是“新中式”服装?
实际上,“新中式”服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宽泛点说,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设计相融合,都可以算“新中式”。“新中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传统元素“活色生香”。“新中式”服装是一种以传承为基础的创新,设计师将小立领、对襟、提花暗纹等古典元素应用于细节之中,并衍生出新的变化趋势。
设计改良大胆创新。设计师们不断琢磨款式、图案、颜色、面料等领域的创新,使其更具年轻态、时尚感。
日常穿着自由松弛。“新中式”服装主打一个穿着自由,适用于多种场合。比如,有的“新中式”服装,在保留了旗袍、马褂等传统剪裁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服、连衣裙等现代服饰的剪裁技巧,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身形选择合适版型。
可以说,“新中式”服装融合了经典中式风格与现代时尚元素,衍生出多样风格,变得更好搭配,从而一步步走入消费者的衣橱。
“新中式”服装为何走俏?
某购物平台显示,“新中式”服装的消费主体中,18至34岁占比近七成。那么,曾经老一辈的“心头好”,为何能够“再流行”并在年轻群体中走俏?这背后究竟涌动着怎样的时代风潮?
年轻人“挺”传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新中式”服装巧妙地融入了刺绣、盘扣、印花等传统服饰元素,“点燃”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产业链上下游“同频共振”。眼下,“新中式”服装从设计、生产制造,到衍生周边及线下活动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社交平台“种草”推荐。截至目前,某社交分享平台上,“新中式穿搭”相关笔记高达284万余篇,“新中式”年服被称为“新春战袍”、年货“新三样”,并打上了“清冷感”“高级感”“老钱风”等风格标签,还有人挑战一周穿“新中式”不重样。许多消费者也因被“种草”而纷纷选购“新中式”服装。
海内外“遥相呼应”。“新中式”服装大火,吸引了不少海外头部品牌在新款服饰中运用这些元素。比如,某知名国际运动品牌2024年新春发布的“百年巨匠艺术巨匠联名系列”,以齐白石、张大千等名画元素为灵感,推出了多款“新中式”风格系列产品。
如何让“新中式”的风劲吹?
那么,如何让“新中式”的风劲吹?如何让“新中式”潮流找到更大舞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让产品质量更加“上乘”。“新中式”服装想要长红,需要让一批植根传统、设计在线、品质优良的品牌“冒”出来,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让产业版图拓得更宽。时装的风靡需要持续植入新元素、注入新血液。一方面,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源源不断汲取力量。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年轻人的需求,选用新材料、引入新工艺、运用新技术,比如除了宋锦外,还可运用云锦、蜀锦、傣锦等织造技艺,或从故宫、敦煌壁画中提取色彩元素,或尝试斜裁工艺,等等,不断提高服装的时尚感和实用性,让其走进更多人的“衣柜”。
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零距离”。当下悄然刮起的这股“新中式”风,也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要融入火热的现代生活中,与时代产生深度“链接”,才能传下去、火起来。
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生生不息,需要以各种全新的方式去演绎、诠释和融合,需要更多人去参与、热爱与传播。
文章来源于:全球纺织网、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