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研显示,全国商业库存继续降低,棉花持续去库中。截止7月26日,棉花商业总库存245.82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1.24万吨(减幅4.37%)。其中,新疆地区商品棉146.73万吨,周环减少7.59万吨(减幅4.92%)。内地地区商品棉45.39万吨,周环比减少1.85万吨(减幅3.92%)。截至7月26日,主要地区纺企纱线库存为29天,周环比降幅0.34%。期货大幅下跌,市场低价棉纱走货加快,部分厂家出货缓慢,下游压价采购,成交略显僵持,棉纱库存量窄幅下降。据市场人士反馈,棉纱社会库存量大约在70-80万吨,库存压力不大,下游布行备货谨慎。
自七月中旬部分秋冬单下达后,主营差别化纱线的企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新增订单以外贸为主,内销订单未有明显起色。企业满负荷开台,订单生产比例有所提高,产品库存略降,由于新进企业较多,产品利润率大不如前。虽然近期订单情况好转,但持续性仍待观察,企业对于后市整体偏悲观。
从调查来看,一方面截止7月底,下游织布企业、棉纱贸易商原料库存普遍处于偏低水平,看跌看空气氛偏浓,在“金九银十”订单落地前,扩大补库的底气不足;另一方面经过两个多月的限产、转产及减停产,中小纺企棉纱线累库率不高,对纱价的抗跌能力增强。尽管7月下旬以来,郑棉主力CF2409合约下跌超600点,但棉纱报价仅下调100-200元/吨。
有业内人士判断,8月中下旬新增订单情况将是2024年下半年整个棉纺织服装市场的“风向标”,内需能否启动是关键,“等风来”是棉纺织企业的普遍心态。
据统计,7月30-31日郑棉CF2409与郑棉纱CY2409的盘面价差约5600元/吨左右,而现货市场C32S中配包漂棉纱与3128B的价差则接近7000元/吨,因此棉纺厂即期利润仍呈现持续恢复状态,中小企业亏损面缩窄(棉纱顺利出售并及时回款),从市场到企业都在为产业链“金九银十”的到来做准备。近期部分市场动态也反映出了一些积极信号。据部分广东、江浙纺织服装企业反馈,由于少量秋冬季订单下达,市场订单略有增加,延缓了企业开机率下滑的趋势。
此外,在行业内有句俗语,“活纱死布烂衣服”,在终端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家都只会多备白纱、白坯,而且现在订单周期被大幅缩减,行业呈现小单快返,小周期,快节奏,生产周期被大幅缩短;随着8月份的到来,市场秋冬订单,季节性订单的下达,棉纱环节部分纱支或将出现供应偏紧的状态,预计8月份棉纱价格或呈震荡上行趋势。
文章来源于:隆众资讯、中国棉花网、纺道1707、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