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延续低位复苏态势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需高度关注
——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下一步展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维持低位复苏态势,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相对较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总体快于发达经济体。下半年,美联储降息时机和力度仍有待观察,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更趋明显,美国大选等国际政治事件可能对国际政经环境产生复杂扰动,世界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部分国家债务负担加重、国际金融风险攀升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预计2025、2026年世界经济增速均为3.2%,相比新冠疫情前10年平均的3.7%有所降低。
一、世界经济增长总体偏弱
长期高利率环境下,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偏弱,对全球总需求形成一定抑制,需求偏弱叠加预期不确定性,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呈震荡分化走势。IMF预计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速分别为1.7%、4.2%。
(一)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趋弱
经济增速放缓。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为环比折年增长1.3%,较2023年四季度环比折年增长3.4%明显放缓,IMF预计2024年美国GDP增速为2.7%。
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低实际收入增速和高通胀影响下,美国居民消费缺乏支撑,一季度美国商品消费环比折年下降1.9%,4、5月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分别环比下降0.18%、增长0.09%。
私人投资增速下行。房地产修复势头转弱,一季度美国私人企业部门建筑投资环比折年上涨0.4%,较前期明显回落,4月份建造支出环比下跌0.12%,显示商业地产等风险影响下,企业建筑投资动能减弱。一季度居民部门房地产投资环比折年增长15.4%,但高利率下近期住宅投资放缓,5月份美国获批准新建私人住宅数环比下跌3.8%,连续3个月负增长,将对其国内需求形成一定影响。
政府支出明显收缩。一季度,美国政府支出环比折年增速由2023年四季度的4.6%下降至1.3%,对实际GDP增速的贡献为0.23个百分点,较2023年四季度回落0.56个百分点,政府高负债对财政支出的约束日益显现。
贸易逆差扩大。一季度,美国月均贸易逆差达约680亿美元,高于2023年四季度月度均值640亿美元,净出口对实际GDP增速的贡献为-0.89个百分点,4、5月份贸易逆差分别达745、751亿美元,呈扩大趋势。
(二)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分化
欧元区增长总体好转。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3%,较2023年四季度的环比负增长0.1%小幅上升,德国、法国一季度GDP均环比增长0.2%。欧元区就业持续修复,一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环比增长0.3%。欧盟委员会表示,欧元区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通胀回落速度快于此前预期,预计明年经济增长将加速。6月份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IMF预计2024年欧元区GDP增速为0.8%,德意志银行近期将2024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测从0.4%上调至0.9%。
日本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5%,连续2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私人消费环比折年下降2.7%,连续4个季度环比下降,显示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贬值超过10%,多次跌破160关口,本轮日元较快贬值主要由于美国降息推迟、美日持续高利差,叠加金融市场炒作做空日元,深层次原因则是日本经济增长相对疲弱。IMF预计2024年日本GDP增速为0.9%,日本央行将2024年GDP增速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0.8%。
(三)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相对较快
发展中经济体延续复苏态势。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先行降息,发达经济体经济避免衰退,货币政策总体朝向宽松,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正面影响。一季度印度、巴西GDP分别同比上涨7.8%、2.5%。印度储备银行预计,2024—2025财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巴西一季度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IMF分别预计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2024年GDP增速为6.8%、2.2%、3.2%、0.9%,均较1月份预计值有所上调。部分发展中经济体仍面临一定挑战。
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失业率较高,民众收入降低,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财政收入减少、偿债负担加重,显著制约了宏观政策空间。特别是全球高利率环境下,部分低收入国家融资条件恶化,偿债负担加重,仍面临较高主权债务风险,据世界银行统计,40%的新兴市场和发展经济体存在主权违约风险。
(四)国际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震荡调整
能源等实物资产价格承压。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较4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显示全球制造业复苏仍较为脆弱。今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下降近20%,一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左右震荡。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能源、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分别比2023年下降2.9、0.1。同时,受能源清洁转型和供给扰动影响,铜等金属价格明显上行,今年以来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上涨16%。
避险资产价格上行。今年以来,受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等贵金属、地缘政治冲突推高全球避险情绪等因素影响,叠加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共识较强,COMEX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分别上涨14%、28%。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增强。美国经济数据走势趋弱,就业数据表现则好于预期,市场围绕美联储降息时间和力度的预期多次反复且存在一定分歧,风险资产波动增强震荡加剧,道琼斯工业指数在37000~40000点之间震荡。美国与其他国家利差维持高位,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除我国外的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和债市月均净流入,从一季度的210亿美元下降至5月份的48.8亿美元。非美元货币贬值明显,近期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7.3。
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分化
美国面临增速放缓和较强通胀黏性,美联储降息进程放缓,欧洲央行先于美联储降息,日本央行则提高利率中枢,全球货币政策周期不同步性明显,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分化。
(一)美国通胀韧性较强制约货币政策调整
尽管美国经济增速有所减弱,5月份失业率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至4%,升至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劳动参与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2.5%,但新增非农就业27.2万人,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18.5万人。5月份,美国CPI环比持平,但核心CPI环比增长0.2%,CPI同比上涨3.4%,离回归政策目标区间仍有一段距离。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份,消费者对未来1年、3年通胀率的预期值分别为3.2%、2.8%,显示美国面临通胀黏性和经济减速双重压力,对美联储降息节奏和力度形成明显制约。根据6月份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利率点阵图,2024年美联储仅有1~2次降息,美联储将2024年、2025年的中性利率预期分别上调0.5、0.2个百分点,将2024年通胀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美联储对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仍持谨慎观望态度。
(二)欧洲央行先于美联储降息
欧元区通胀回落快于美国,5月份欧元区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9%,同比增速连续3个月低于3%。综合考虑通胀形势和经济复苏的需要,欧洲央行6月份议息会议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结束了自2022年7月以来的加息周期,市场预计欧洲央行今年可能仍有2次降息。加拿大央行6月初宣布降息25个基点,成为首个降息的七国集团国家,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也相继降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总体朝着更加宽松发展,推进温和、渐进、有节制的降息,以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将强化对通胀的监测,防止通胀大幅反弹。
(三)日本央行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
在进口价格和工资上涨的带动下,日本通胀水平持续处于多年来的较高水平。5月份,日本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5%,通胀持续稳定在2%~2.5%的区间。今年3月,日本央行将短期利率从-0.1%上调至0~0.1%,并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考虑到日元持续贬值,日本进口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工资上涨也将继续向物价特别是服务价格传导,日本通胀率将具有一定可持续性。6月份,日本央行决定将逐步减少对国债的购买量,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市场预计年内日本央行可能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息,以将通胀水平稳定在2%左右。
(四)部分新兴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2023年以来,新兴经济体通胀水平明显下降,巴西、智利CPI同比涨幅均回落至4%左右。持续高利率和偏弱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基本面较弱,综合考虑通胀下行和促进增长,多数新兴经济体自2023年已率先启动降息。截至今年6月中旬,巴西、阿根廷、智利央行分别累计降息7次325个基点、6次9300个基点、7次525个基点。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进入降息周期,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将相对弱化,预计将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三、世界经济运行复杂性不稳定性因素有所增多
较强通胀黏性与偏弱经济增长交织共振,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和预期不稳定性上升,大国博弈和地缘风险对世界经济的扰动明显增强,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演变。
(一)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结构性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扰动
国际经贸规则持续调整。各方对WTO改革缺乏共识,美墨加贸易协定、欧盟零关税协议、“印太经济框架”等区域性贸易框架并起,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仍在酝酿,地区贸易安排增多,深刻影响中长期世界经济版图。墨西哥、东盟国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欧美订单,在世界贸易中的中转连接作用有所增强。
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持续显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根据IMF统计,全球货物、服务贸易、投资领域限制从2009年超300起激增至2023年的近3000起。美欧推动“友岸外包”“去风险化”,相继对华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中美、中欧相互进出口份额减少,世界银行最新预计202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2.5%。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按欧盟对从我国进口的电动车平均加征20%关税计算,我国对欧汽车出口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为40亿美元,欧盟消费者也将为电动车支付更高价格。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过去10年数字经济增速是全球经济增速的2.5倍,数字合作组织预计到2030年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30%,高盛集团测算到2030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及应用可创造2.6万亿~4.4万亿美元价值,各国围绕信息技术领域前沿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持续增长,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等陆续推出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补贴计划,IMF预计,到2030年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空间达7万亿~11万亿美元。
(二)国际政治走向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风险
美国大选结果不确定性较大。当前,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第一次候选人辩论后,拜登表现不佳,民调落后特朗普幅度扩大,面对各方对其年龄和健康的质疑,拜登不得不宣布退选,并宣布支持副总统哈里斯作为民主党候选人。近期特朗普和哈里斯分别选择俄亥俄州参议员万斯和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为副总统候选人,双方民调势均力敌,特朗普在司法诉讼中被判有罪,民主党政府施政不满意度较高,到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强。美两党候选人在内政外交领域政策分歧明显,大选结果将深刻影响美国政策走向,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产生较强外溢影响。
欧盟政策内顾化极端化倾向更加凸显。近年来,欧盟经济增长放缓、通胀水平高企,引发民众普遍不满,右翼政治团体在近期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更多议席,可能对欧盟未来政策方向产生深远影响。法国和德国极右翼政党分别获得32.4%、16%的选票,分别位列所在国第一、第二,而两国中左翼执政党得票排名均落后。欧洲各国右翼团体存在疑欧主张,支持贸易保护主义,认为欧盟成员国在经济、财政、政府监管上获得更多自主权。也应注意到,欧洲各国利益主张分歧明显,右翼势力在欧洲政治领域进行协调一致的行动仍有一定难度。法国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左翼联盟、中间派总统联盟分别成为第一、第二大党派,右翼国民联盟虽然席位增加,但仍处于第三大党派,显示执政党团结中左翼力量对右翼势力制衡的决心。
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美欧持续对乌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意使用2800亿美元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利润援助乌克兰,并允许乌克兰使用接收的援助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组织在瑞士召开未邀请俄罗斯参加的“和平会议”,加剧国际阵营对抗。俄罗斯在哈尔科夫附近的军事行动受阻,仍持续加大在乌东战场投入力度,预计在俄乌双方政治分歧较大、军事斗争激烈的情况下,乌克兰危机短期内仍难以达成解决方案。
中东问题走势不确定性较大。近期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在加沙履行三阶段停火协议,以色列内部对停火协议分歧较大,并表示仍会通过军事行动解救人质,并批准了打击黎巴嫩真主党的计划,中东局势仍存在升级风险。也门胡塞武装持续袭击红海航线船只,刺激全球航运价格大幅攀升。今年以来,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上涨近1倍。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受经济复苏不同步、政策周期分化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呈低位增长态势,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出。今年下半年,重大国际政治事件较多,地缘政治冲突存在延宕升级的可能,美欧发达经济体经贸政策保守内顾倾向加剧,影响国际贸易投资,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未来一个时期,应密切跟踪分析国际政经环境演变,前瞻研判重大国际政治经济事件走向及影响,持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强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有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选自《宏观经济管理》2024年第8期)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