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碳标签:透视产品背后的碳足迹(下) ----纺织行业推广碳标签的实践探讨

碳标签:透视产品背后的碳足迹(下) ----纺织行业推广碳标签的实践探讨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4-10-22 09:24:26       分享至:

“绿色之路(Green Gateway)”专栏简介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致力于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绿色之路”专栏将系统探讨国际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各类话题,尝试从宏观战略、政策、产品、技术、企业、产业集群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旨在通过话题提出和观点碰撞,提升行业共识,赋能企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策略、技术、模式更好更快地落实,助力纺织服装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碳标签:透视产品背后的碳足迹(下)

——纺织行业推广碳标签的实践探讨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背景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在寻求更加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碳标签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环保标识,正逐渐成为连接国家担当、企业责任与消费者意识的重要桥梁。碳标签不仅揭示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还促进了公众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认知与行动,是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绿色化发展大趋势下,碳标签制度正在逐渐成为低碳经济发展认证标识与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碳标签:透视产品背后的碳足迹(上)》梳理了国际主要国家碳标签体系的建设情况,介绍各国政府和市场主体在推动和构建碳标签体系中所采取的行动,并对我国碳标签在加速发展期的建设现状和产业应用进行了介绍。本期《碳标签:透视产品背后的碳足迹(下)》介绍了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国家部委和纺织行业组织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做的工作,并尝试探讨将碳标签与纺织区域品牌建设、企业ESG信息披露、绿色消费引导建立“强相关”,加快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向低碳绿色转型。

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里提到要“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并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明确适用范围、标识式样、认证流程、管理要求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全国性的纺织行业组织,已经开始在纺织行业积极推行碳标签。2024年5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制定的《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创建和评价技术规范》《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纺织品碳标签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发布。其中,《纺织品碳标签技术规范》着重规范纺织品碳足迹披露细节,细化披露层级,以“应披露”“宜披露”和“可披露”进行科学划分,便于披露主体以公开透明、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助力消费者绿色消费决策。综上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已经通过实施方案的发布对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并就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分工;全国性的纺织行业组织也就碳标签的使用技术规范进行了构建。在产业的绿色发展道路上,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有关的第三方机构将会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碳标签是碳足迹管理体系在产品端的表现形式,表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或者绿色低碳特征,是一个与具体产品“强相关”的标签。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顶层规划和实施方案已经发布的情况下,结合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和行业特点,本文提出三条供地方政府和纺织企业参考的实践方法,将碳标签与纺织区域品牌打造、企业ESG信息披露、绿色消费习惯培养的场景相结合,促进碳标签的普及。


一、与区域纺织品牌建立“强相关”,打造绿色低碳内涵

结合我国纺织产业的布局特点——产业集群众多,很多集群所在地的政府一直在大力建设本地特色纺织服装产品的区域品牌。从区域品牌入手,建立与本地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相关联的特色产品碳标签,是地方政府部门推动国家实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可行性较高的切入点。在区域品牌中加入低碳、绿色的内涵,与区域品牌的其他特征打“组合拳”,发挥叠加效应,一方面可树立该地区纺织区域品牌在行业低碳绿色建设方面的引领性,提升区域品牌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品牌的覆盖面较广、行业影响力较大,对促进集群内部企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开展低碳转型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将产业区域品牌与碳标签建立相关性,政府部门需要做一系列工作,包括:1)建立集群级的产业大脑,将能碳管理系统作为产业大脑的一个重要模块进行建设;2)鼓励企业建设企业级能碳管理系统,与集群产业大脑进行数据对接;3)选取区域特色纺织产品制定碳足迹核算和认证的具体操作方案,鼓励企业对本企业的该类产品开始该项工作;4)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产品碳标签进行设计,确定区域品牌碳标签的使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产品赋予碳标签。


二、与ESG信息披露建立“强相关”,提升ESG信息可信度

企业是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使用碳标签的市场主体,每家企业都负有主动节能降碳的社会责任,我国多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已经开始履行ESG信息披露义务。上市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绿色发展意识,管理水平也较高,在ESG信息披露的工作基础上,可以加强产品碳足迹的管理,采用碳标签的形式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碳足迹披露,一方面可提高企业ESG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作用。

纺织产业链相对较长,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众多,在产业链各阶段均有分布。从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或者链主企业)带头在本企业产品上使用碳标签,在供应链的传导下,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企业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从而也有利于建立全产业链的低碳生产体系。目前已经有国内知名的服装品牌龙头企业在一些行业活动场合推出个别产品的碳足迹数据,但是在消费渠道还未见到这些产品带着经过认证的碳标签进行销售。


三、与绿色消费品建立“强相关”,提升绿色消费意识

消费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碳标签的使用目的就是直接挂在服装和纺织品上,告诉消费者这件产品的碳排放情况。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碳标签被消费者接受、并且起到引导绿色消费的作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行业协会或者企业在纺织产品碳标签的使用上,优先在高频消费单品上使用,例如T恤、内裤、袜子、毛巾等。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购买频率较高,在这类产品上使用碳标签可以在较大范围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并且去认知和了解碳标签,逐渐引导绿色消费。目前企业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数据披露,计算边界大部分都是“从摇篮到大门”,不包括出厂之后的运输、销售、使用和弃用回收阶段的碳足迹数据。企业在提供产品碳标签的同时,可以同时附上一些在使用和弃用回收阶段的绿色行为建议,引导消费者在后续对产品的使用和弃用回收阶段采取对环境友好的行为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闭环。


文章来源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