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称,亚洲是与全球航运网络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在全球班轮航运互联互通指数中,亚洲经济体仍位居榜首,中国名列第一,韩国和新加坡紧随其后。
自 2006 年以来,越南的连通性长期增幅最高。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造船业中占主导地位,占全球产量的 95%。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最新发布的《海运回顾》,亚洲仍然是与全球航运网络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报告显示,在全球班轮航运连通性指数中,亚洲经济体仍位居榜首,中国名列第一,韩国和新加坡紧随其后。该指数由联合国贸发会议于 2004 年推出,基于海运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船舶大小、部署运力、服务提供商数量和每周停靠次数。
自 2006 年以来,越南的连通性长期增长率最高,达到 199%。
中国、日本和韩国继续在造船业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全球产量的 95%。2023 年,中国的新船交付量将首次超过全球的一半。
报告指出,红海冲突严重打击了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并加剧了亚洲其他地区主要港口的拥堵状况。
今年 3 月至 5 月期间,新加坡的等候时间几乎翻了一番,从 24 小时增加到 40 小时,而马来西亚巴生港的等候时间则从 20 小时增加到 26 小时。
由于气候导致的干旱造成水位低,2023 年巴拿马运河的吃水限制导致运输延误和成本上升。这影响了从美洲向亚洲出口谷物和小宗散货的贸易路线,完成航程的航行距离增加了 31%,货运量下降了 25%。
报告显示,去年连接东西方的主要海上水道至少占全球集装箱贸易的 36%。其中包括从东亚到北美、北欧和地中海的航线。
另一方面,连接东亚和西亚、大洋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世界的南南航线在 2023 年的全球集装箱贸易量中实现了最高增幅(正 9.3%)。
考虑到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大,以及亚洲和欧洲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天然气贸易预计将上升。
审查报告指出,内陆码头或陆港具有促进区域合作和造福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潜力。陆港的发展也是亚洲公路网和泛亚铁路网(又称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
报告补充说,中国的陆港网络和印度的各种内陆集装箱中转站通过分散海港业务,帮助改善了贸易流动。
文章来源于:全球纺织信息、网络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