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江苏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促使排污单位大量迁移

江苏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促使排污单位大量迁移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4-11-18 10:34:57       分享至: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是公布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相关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完整,资料可靠。在我国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可作为研究产业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根据HJ 861—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纺织印染工业》,生产环节涉及洗毛、麻脱胶、缫丝、织造(喷水和喷气织机)、印染、洗水、公用工程设施(蒸汽供应、污水处理)的企业强制办理排污许可证。根据HJ 1102—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学纤维制造业》,生产环节涉及浆粕和纤维制造等用水单元的化纤企业强制办理排污许可证。除上述企业外,其他企业可以自愿选择办理排污许可证[1]。

由于随时有企业申请或撤销排污许可证,因此公开的信息具有动态性。本文将2021年12月底与2024年9月底(以下简称“2024年”)第二次下载的信息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近两年全国排污单位数量略有下降。据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排污单位数量为12,039家,2024年为11,748家,减少291家,同比下降2.5%,企业数量略有下降,相对来说变化幅度不大。

排污单位向中西部转移。2024年相较于2021年,东部、东北部各减少排污单位480家、15家,中部和西部各增加排污单位158家和46家,在排污单位整体数量变化不明显的前提下,排污单位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图1)。


1.jpg

图1.2021年和2024年全国各地区排污单位数量对比


江苏是主要迁出区,排污单位向周边省市迁移。江苏排污单位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为4,420家,远超位居第二位的浙江(2,394家)。同时,江苏也是排污单位迁出数量最多的省市,减少了467家,接近十分之一,引起了东部地区排污单位数量锐减。从排污单位数量变化地图上来看,江苏临近的安徽、浙江、河南、江西、山东、福建均显现出排污单位数量增加,分别增加120家、55家、34家、17家、12家、9家,其中的部分增加量来自于江苏外迁。此外,广西承接了部分江苏企业。广西排污单位增加了52家,是全国排污单位数量增加第三位的省市,由于其临近只有广东迁出了18家排污单位,由此可以推断,有部分企业来自江苏,是江苏企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江苏排污单位大量外迁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发展定位,《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中“第三篇 聚力打造制造强省 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指出,重点发展高端纺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指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面料、品牌服装、现代家纺等,强化创意设计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探索定制成衣等生产模式,塑造一批世界知名品牌,逐步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部分基础产品生产企业或落后产能企业与发展定位不相符,主动选择或被迫外迁。

苏州是江苏排污单位外迁的主要区域,并非所有企业都转移到省外。江苏省排污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是苏州市,2024年2,455家,近两年减少512家,其次是无锡,559家,减少了110家。两个市共减少了622家,而江苏总共减少了467家,说明从数量上来看,企业并未完全转移至省外。部分地级市的排污单位数量出现了增长,南通、宿迁、盐城、淮安、徐州分别由471家、144家、84家、59家、28家增至532家、228家、160家、67家、31家,由苏中、苏南向苏北地区转移。“十四五”中指出,“全力推动苏北地区振兴发展”,与排污单位数量变化情况一致。由此可以看出,江苏不仅对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布局也进行了调整(图2)。


2.jpg

图2.2021年和2024年苏州市排污单位数量对比


江苏纺织企业数量减少最多,与全国情况一致。将企业划分为纺织、印染、化纤、终端四大类。从全国来看,四个大类中,只有化纤企业数量有所增加,新增105家。其余均有所下降,纺织、印染、终端企业下降数量分别为201家、117家、78家。从江苏来看,与全国情况一致,化纤增加49家,占全国化纤新增企业数量的近一半,纺织、印染、终端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分别下降421家、61家、34家。据资料显示,江苏省为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出台并修订太湖地区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迫使印染等6个行业执行全国最严氮磷排放标准,对印染项目实行2倍减量,倒逼排污单位提标改造。仅苏州就淘汰了10.6万台喷水织机,常州退出印染企业30家(提升改造43家),无锡77家。是导致纺织、印染企业数量大量减少的直接原因(图3、图4)。


3.jpg

图3.2021年和2024年全国各大类排污单位数量对比


4.jpg

图4.2021年和2024年江苏各大类排污单位数量对比


苏州印染企业数量略有增加,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企业数量增多是主要原因。苏州作为江苏排污单位的集中区域,纺织企业数量与全国、江苏一致,出现大量减少的现象,企业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但与全国、江苏不一致的是,其印染企业数量略有增加,由755家增加值772家。将印染划分6个小类,化纤织造染整增加了44家,棉纺织印染、毛纺织染整、丝绢纺织染整、针织印染分别下降15家、6家、3家、3家,麻纺织染整企业数量不变(图5)。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苏州计划建设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纺织位居其列,其中,高端纺织包括“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功能性纤维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发展高端纺织离不开功能型纤维,由此造成化纤及其下游领域得到发展,印染企业数量变化情况与苏州产业发展定位相一致。


5.jpg

图5.2021年和2024年苏州各大类排污单位数量对比


综上所述,江苏作为全国产业大省,通过升级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使得大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外迁。同时,将高端纺织作为产业发展重点,使得化纤、化纤织造及相关染整领域的企业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理倩,米良川,等.中国纺织服装排污企业分布情况分析[J].染整技术, 2022(008):044.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