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总结
外围市场:国际方面近期俄乌冲突局势升级推动海外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连续三周走强,已运行至一年多以来震荡区间上沿附近,叠加欧元区经济指标走差带来的对需求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承压。国内方面当前处于短期政策空窗期,但市场情绪及预期对大宗商品仍有支撑,接下来需关注12月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政策对市场的指引。
产业层面:国际本周美棉签约数据表现强劲,需求端对棉价偏低估值形成一定支撑,但美棉正大量上市,南半球巴西新棉播种已经开始,产量预期乐观,供应端仍缺乏炒作点,需求端的改善持续程度也仍待观望,预计短期棉价反弹空间仍然有限。国内当前需求端淡季加深,下游纺企开工率再次下降,产成品库存累积,补库意愿减弱,新棉大量上市之下供需宽松格局凸显,同时轧花厂套保压力较大,但郑棉在当前价格处于中低估值以及轧花厂短期挺价意愿强使得下方仍有一定支撑。
一、市场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外棉价走势有所分化,国际棉价在上周大跌后,本周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重新回到70美分/磅上方,收盘站上10日均线,技术面短期走强。郑棉虽然周中期跟随反弹,但在套保压力以及信心不足之下,反弹幅度有限,周五再次跌至13900元/吨下方,周内成交持续缩量,持仓量虽环比增长但远低于去年同期,行情驱动仍然平淡。周内内外棉价差扩大,内外纱周均价负值小幅扩大。替代原料涤纶价格略有下降,粘胶价格基本持稳。
二、基本面动向
1、国内市场:供需宽松 期现货温和下跌
郑棉:缺乏指引 低位震荡态势难改
本周郑棉继续维持低位震荡态势,波动率较上周走缓,未出明显方向。周内数据显示,10月棉花进口量创今年以来的低位,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但新疆籽棉收购已基本结束,新棉大量上市期国内供应仍然充足。消费端处于传统淡季,纺企开机有所下降,补库动力不强。周内棉价在前低附近再次得到支撑,预计新增驱动不足之下难出明显方向。主力合约周度结算均价为13919元/吨,较上周下跌156元/吨。
本周郑棉总成交量减少,但持仓量环比增加,周内累计成交148.06万手,较上周减少27.11万手;持仓量73.38万手,折366.9万吨,增加2.17万手。截至本周五注册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360张,折1.44万吨,较上周五减少2492张,主要原因是根据郑商所2020年修订完善的交易规则,棉花仓单强制注销时间调整为N+1年11月的第15个交易日,周内陈棉仓单全部注销。
现货:现货价小幅下跌 纺企随用随买
本周国内棉花现货价走势紧随期货市场价格,多数企业皮棉成交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跌,但整体跌幅在500-100元/吨之间,周内棉花企业积极销售,部分棉企积极推出一些特价资源,点价和一口价资源逢低小批量成交。随着纺织企业新增订单低迷,成品销售略有压力,需求趋向小批量刚需随用随购为主,整体购销进度较缓慢。当前部分内地库新疆皮棉基差和一口价资源21/31双28或双29低杂成交价在15200-15600元/吨,较上周略下跌50元/吨左右。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15287元/吨,较上周下跌103元/吨,跌幅0.7%。
截至2024年11月18日,随着南疆棉区手摘棉采摘陆续收尾,2024年度新疆棉花采摘基本结束,较去年提前约1周左右。本周新疆地区棉花采摘基本结束,籽棉收购也接近尾声,多数地区籽棉收购基本结束,随着籽棉资源减少,籽棉收购价格有所回落。目前,手摘棉收购价集中在6.7-6.9元/公斤,机采棉收购价集中6.1-6.3元/公斤。
2、国际市场:产业内外利好支撑 期棉触底反弹
本周初,因地缘冲突引发市场担忧增强,美元小幅走低,能源谷物市场走高,ICE期棉主力最低跌至68.4美分/磅的两个半月新低后得到一定支撑,后在部分空头回补以及美棉签约创下年度内新高的支撑下,盘面持续反弹,主力合约收复70美分/磅一线,并于周五最高冲至71.12美分/磅。整体来看,周内纽期在产业内外利多因素共同带动之下,止跌反弹,但因目前产业内部指引缺席,后续反弹空间或仍然有限。ICE期棉主力合约周均结算价69.95美分/磅,较上周下跌0.82美分/磅,跌幅1.2%。同期国内棉价现货价格跌幅小于国际棉价现货价格,内外棉周均价差扩大。
从主要国家运行情况看,美国本周棉区旱情范围略有缩小,得州棉区干旱区域面积占比大幅减少25个百分点。最新一周(11.8-11.14)美棉出口周报显示,2024/25年度陆地棉净签约72234吨,较前一周增加108%,较近四周平均增加72%,创本年度以来最高单周签约量,装运势头也有所增强。印度周内新花上市量维持较高水平,日均上市量折皮棉维持2.5-3万吨左右。价格方面,由于新棉持续上市,S-6新棉价格较前一周小幅下调,目前报价在54200卢比/坎地,折约81.95美分/磅,较前一周下调约0.85美分,价格维持近三年中等水平。巴基斯坦尽管近期新棉上市量略有放缓,但因持续上市,轧花厂略下调当地新棉报价。从价格情况来看,目前旁遮普省较高等级新棉价格维持在17600卢比/莫恩德,折约76.95美分/磅,较前一周下调约1.4美分。
3、纺织市场:市场氛围继续弱化 库存增加
本周国内棉纱市场表现依然低迷,下游订单减少,短单小单居多,棉纱销售放缓导致回款压力增加,企业以稳价促销为主,多数品种纱价下调,幅度100元/吨上下,调整幅度高于上周。混纺纱行情表现同样不佳,高支纱稍好于低支纱。一些企业成品库存增加,个别库存已超过一个半月,市场压力显著,部分下调开机以减轻库存压力。棉花原料供应充裕,但企业采购策略依然谨慎,以随用随购为主。整体来看,棉纱市场受限于淡季需求疲软和成本压力,短期内市场信心难以恢复。本周中国纱线价格指数周均价21438元/吨,较上周下跌108元/吨。同期外纱价格下跌72元/吨,内外纱周均价差负值微幅扩大至696元/吨。
本周涤纶短纤期货主力价格区间宽幅震荡,价格重心较上周略有下移,周内走势呈小幅抬升状态,结算价由周一的6894元/吨抬升至6938元/吨后,现货价格相对持稳,在7015元/吨-7040元/吨区间波动。下游逢低备货,以刚需为主。短期价格维持震荡走势可能性较大。粘胶短纤市场部分型号货源紧张,业者主要执行前期合同,且新订单释放不足。整体市场价格稳中有小幅波动,交易氛围平稳。目前中高端粘胶短纤货源主流商谈价格在13700-14000元/吨附近承兑。下游采购热情不高,主要维持刚需订单。
三、宏观经济
【习近平同拜登举行会晤】中美元首时隔一年再次会晤,双方回顾了过去四年中美关系走过的历程,并从中总结经验启示,围绕在美国政府过渡期推进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亚太经合组织举办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二是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三是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欧元区11月综合PMI降至48.1】欧元区11月综合PMI降至48.1,且为1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其中, 服务业PMI从51.6降至49.2,制造业PMI从46.0降至45.2,均低于预期,显示出服务业开始收缩,而制造业也进一步陷入衰退。PMI数据公布后,欧元兑美元下跌逾1%,同时市场大幅提升欧洲央行下月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
四、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方面前期“特朗普交易”影响逐步减弱,近期俄乌冲突局势升级推动海外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连续三周走强,已运行至一年多以来震荡区间上沿附近,叠加欧元区经济指标走差带来的对需求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承压。国内方面当前处于短期政策空窗期,但市场情绪及预期对大宗商品仍有支撑,接下来需关注12月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政策对市场的指引。
从国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美棉持续下跌之后中国及东南亚签约有所转好,本周美棉签约数据表现强劲,需求端对棉价偏低估值形成一定支撑,但美棉正大量上市,南半球巴西新棉播种已经开始,产量预期乐观,供应端仍缺乏炒作点,需求端的改善持续程度也仍待观望,预计短期棉价反弹空间仍然有限,后续仍需关注宏观扰动以及需求端的恢复情况。
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当前需求端淡季加深,下游纺企开工率再次下降,产成品库存累积,补库意愿减弱,新棉大量上市之下供需宽松格局凸显,同时上方轧花厂套保压力较大,但郑棉在当前价格处于中低估值以及轧花厂短期挺价意愿强使得下方仍有一定支撑。预计短期郑棉低位震荡运行为主,若宏观或供需压力进一步发酵,棉价的下方支撑将再度面临较大考验。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