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新疆植棉成本未见下跌 保障收益或仍依靠补贴

新疆植棉成本未见下跌 保障收益或仍依靠补贴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4-11-27 09:30:38       分享至:

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现阶段,2024年度新疆棉花收购接近尾声,根据本网多方调研了解,今年新疆棉花种植总成本较去年持平略有增加,其中,新疆机采棉种植成本普遍在2750-3600元/亩左右,手摘棉种植成本普遍在3410-3960元/亩左右。不同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管理水平及人工费用存在差异,植棉成本各有不同,综合测算分项成本如下表所示:


微信图片_20241127093115.png


一、主要分项成本变化

(一)土地承包费用仍处高位 北疆有所上涨

从调研反馈来看,今年北疆棉区土地承包费用相对较高,普遍在1200-1500元/亩左右,有个别水源较好、平整连片地块,租金最高可达1800元/亩。南疆棉区,随着近几年规模化种植以及越来越多北疆农户选择到南疆来包地种植棉花,土地承包费用有所上涨,前几年一般在700-1000元/亩左右,今年南疆区域土地承包费用普遍在1000-1200元/亩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品质产量双优棉种购买意愿强 棉种费用略有上涨

棉花种子品质不同,价格差异也比较大,多数棉种价格在30-40元/公斤不等,按照每亩两公斤计算,每亩成本在60-80元左右。对于一些品质较好、产量较高且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种,价格可到45元/公斤,虽然价格较高,为了确保高产稳产,多数棉农还是愿意购买。

(三)肥料投入持续增加

一般来说,棉农普遍在冬季提前购买肥料,此阶段肥料厂家及经销商会有各种促销活动,以此来锁定明年合作客户,此时棉农购买肥料价格相对便宜,可适当降低一些用肥成本。

根据调研得知,冬储及开春期间尿素价格约1900-2000元/吨,钾肥约2200元/吨,到5、6月份尿素价格普遍在2100-2200元/吨,钾肥约2400-2500元/吨,整体涨幅约100-300元/吨左右。磷肥方面磷酸一铵价格上涨明显,开春售价约5800-6000元/吨,到6、7月份已涨至6700-6800元/吨,涨幅接近1000元/吨。其他微肥、特肥、氨基酸等用量不大,价格波动较小,对整体费用影响有限。综合来说,棉农如提前冬储肥料,其价格上涨对成本投入影响不大。如临时采购肥料,成本较去年略有增加。

从肥料使用量上来看,今年前期气候适宜,棉花普遍长势较好,不少棉农对产量预期较高,因此在肥料投入上也不吝啬。在花铃期,棉农开始增加施肥用量。以尿素为例,有不少棉农表示今年尿素用量比去年多了将近5公斤/亩,全生育期投入尿素量约45-50公斤/亩左右。同时,磷酸二铵、钾肥等肥料用量上相比去年都有所增加。在花铃期中后阶段,多数棉农选择添加施硼、锌微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肥料,以塑造棉田群体结构,增加干物质积累,防止棉田早衰,不同棉田具体投入用量也有所差异。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今年棉农肥料投入普遍在500-680元/亩左右,平均较去年增加约在50元/亩。

(四)农药价格略降 但用量增加

今年农药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普遍约在140-200元/亩,部分农户农药用量增加导致成本略有上涨。从农药价格上来说,新疆区域内部分农药如阿维菌素、草甘膦异丙胺盐、多菌灵等价格较往年相比均有所下跌,跌幅约在10%-15%,不过今年在农药用量上较去年有所增加,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整个棉花生育周期温度上升较快,特别是7、8月份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部分植棉区域高温伴随雨水天气增多,再加上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变化,导致今年棉田病虫害如棉蓟马、蚜虫和红蜘蛛等较去年发生趋势偏重,棉农针对此类害虫的农药防控次数较去年增加3遍以上,药剂用量上也有所加大。

其次在化控调节方面,由于今年开春新棉播种后,气温快速上升,棉花生长速度较快,生育期提前约一周左右,多数棉田普遍存在旺长现象,尤其是北疆棉区旺长现象较为普遍。棉农为抑制棉株生长,加大化控力度,以化控药剂“缩节胺”为例,正常年份棉田缩节胺用量一般为15-20g/亩,而今年普遍用量在30-50g/亩,化控药剂用量增加,导致农药成本上涨。

(五)机采费用略涨 其他费用基本持平

今年,新疆机采费用基本维持在200元/亩左右,较去年上涨约20元/亩,主要是今年在10月中旬集中采摘阶段,采棉机数量紧张,尤其是故障率低且采净率高的采棉机供不应求,导致机采费用上涨,在200-220元/亩不等。在采摘进程过半后,采棉机紧张情况缓解,价格稍微回落,普遍在180-200元/亩左右。人工采摘费用2.0元/公斤,与去年持平。

其他费用基本与上年持平,地膜、滴灌带、管子等费用约140-180元/亩。水电费方面各地政策不一,实际支出费用也有明显的差异,多数棉农费用在230-280元/亩不等。人工费及管理费用变化不大,管理费根据亩数大小有一定的波动,也有多数棉农自己管理。综合来说,人工费及管理费用约在200-240元/亩左右。


二、植棉成本居高不下  补贴仍是稳定收益的重要依靠

从棉花亩产方面来看,得益于良好的天气条件,今年棉花长势普遍较好,前期测产数据普遍较为乐观。尽管在实际采收过程中,部分棉田的实收产量与测产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体而言,增产棉田仍占据多数,增产幅度至少在20-30公斤/亩左右。

从籽棉收购价格方面来看,今年新疆籽棉收购价格整体波动不大,仅在9月中下旬出现上涨,随后平稳回落。机采棉收购价维持在6.2-6.4元/公斤左右,南疆地区手摘棉农户售卖价格则普遍在7元/公斤左右,较去年下跌1.2元/公斤左右。

如不考虑目标价格补贴,机采棉按照籽棉交售价格6.3元/公斤,植棉成本按照3000元/亩计算,亩产需要达到476公斤,收益与投入方能持平。手摘棉方面,如籽棉交售价格按照7元/公斤,植棉成本按照3500元/亩计算,亩产需要达到500公斤,种植收益才能与投入持平。

在不计算土地承包费用的情况下,如亩产能达到430公斤/亩,机采棉每亩净收益约709元(投入成本按照2000元/亩计算),手摘棉每亩收益510元(成本投入按照2500元/亩计算)。由此可见,土地承包费用依然是影响植棉收益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另外,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今年多数植棉农户亩产虽有增加,但种植成本与收益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亏损的现象较为普遍。籽棉收购价格走低以及居高不下的种植成本使得提高植棉收益仍面临较大压力,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则成为保障收益的不可缺少的依靠。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