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30%成本飙升!越南取消小额商品免税,中国纺织业的未来在哪里?

30%成本飙升!越南取消小额商品免税,中国纺织业的未来在哪里?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5-02-17 10:01:20       分享至:

2025年2月18日起,越南政府正式取消对通过快递进口的小额商品的增值税豁免政策。这一调整不仅对跨境电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也波及了与中国紧密相关的化纤纺织行业。作为全球重要的化纤纺织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在这一政策变化面前,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越南政策调整:一场贸易规则的变革

越南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是取消对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288.8元人民币)的跨境包裹的免税待遇。此前,这一政策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越南国内关于“不公平竞争”的争议。越南政府表示,此举旨在确保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增加国家税收,并鼓励消费者选择国产商品。

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目前每天约有400万至500万件跨境包裹从中国进入越南,占越南跨境电商交易量的62%。其中,服装鞋帽是受影响最大的品类之一,日均单量达85万单。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增加了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运营成本,也对化纤纺织品的出口带来了直接影响。


出口市场的“冷暖自知”

越南是中国化纤纺织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取消免税政策后,越南市场的进口成本将增加20%至30%。这不仅削弱了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还可能导致订单减少。以广西凭祥口岸为例,从事对越跨境电商的从业者反映,通关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可能使部分订单转向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

此外,越南电商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为中国化纤纺织品提供了广阔空间。2024年,越南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2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扩大至450亿美元。然而,免税政策的取消,可能会使部分中国商家退出越南市场,进而影响化纤纺织品的出口份额。


内销市场的“拥挤与机遇”

随着越南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化纤纺织企业可能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然而,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7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4.6%,服装出口略有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内销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利润空间可能被进一步压缩。


产业链的“蝴蝶效应”

化纤纺织行业涉及上下游多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成本的增加会沿着产业链传导。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可能会面临需求减少的压力,而下游的服装制造商则需要在成本和价格之间寻找平衡。例如,越南政府要求电商平台完成注册,否则将屏蔽其域名和应用,这使得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如Temu和Shein暂停在越南的业务。这种政策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化纤纺织品的出口,也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带来了冲击。


技术升级的“倒逼与机遇”

面对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化纤纺织企业可能会被迫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步伐。例如,开发高附加值的差异化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拓展市场渠道,寻找新的海外市场,如东南亚其他国家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应对挑战的“组合拳”

面对越南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带来的挑战,企业、行业和政府需要协同应对。从企业层面来看,优化产品结构是关键。企业需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同时拓展市场渠道,寻找新的海外市场。此外,提升技术水平也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从行业层面来看,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至关重要。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同时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的支持也不可或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出口补贴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时,加强与越南等国家的贸易谈判,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也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越南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对中国化纤纺织行业带来了短期的挑战,但同时也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和提升技术水平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变化将促使化纤纺织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图片来源于:化纤头条、大耀纺织、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