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升级冲击全球航运:美线货量暴跌,供应链动荡加剧
近期,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对全球航运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尤其是跨太平洋航线,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随着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海运需求骤降,运价持续走低,船公司被迫大规模取消航次以稳定市场。这场由贸易摩擦引发的供应链风暴,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物流格局。
美线货量断崖式下跌,航运市场陷入低迷
受美国对华高关税政策影响,中美贸易量急剧萎缩。数据显示,从3月底至4月初,美国从中国的集装箱进口量暴跌64%,对华出口也下降36%。货代行业普遍反映,美线市场货量锐减,许多客户选择观望或取消订单,导致海运舱位供大于求。
船公司为应对需求下滑,不得不调整运力部署。据行业统计,已有约80个从中国出发的航次被取消,累计减少运力64万至80万标准箱(TEU)。部分航线甚至被“无限期搁置”,例如ONE航运公司原定5月恢复的青岛-温哥华-塔科马航线已暂停运营。这些调整不仅影响中国出口,也波及美国对亚洲的出口业务,形成双向冲击。
船公司大规模停航,运价博弈加剧
面对市场疲软,航运巨头纷纷采取停航策略以稳定运价。德鲁里(Drewry)数据显示,未来5周内,全球主要航线将有72个航次被取消,其中56%集中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美西、美东),31%影响亚洲至欧洲航线。这一趋势表明,贸易战的影响正从美线向全球其他航线扩散。
然而,运力削减并未完全抵消需求下滑的影响。由于货主对关税政策持观望态度,部分5月航次可能出现大量空舱,进一步压低运价。Sea-Intelligence分析指出:“目前无法准确预测订单下降对船期的影响,但未来停航公告可能会继续增加。”
供应链连锁反应:港口、陆运、仓储全面承压
航运市场的动荡已蔓延至整个物流链。港口作业量下降直接影响码头收入和装卸效率,而后续的卡车运输、铁路货运及仓储业务也随之萎缩。以美国为例,部分港口如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港已因航线调整失去靠泊机会。
与此同时,贸易数据平台Vizion监测显示,全球集装箱订舱量近期暴跌49%,美国进口量下滑64%。这种急剧收缩不仅反映货主对高关税的担忧,也预示着未来几个月的贸易前景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贸易组织(WTO)警告称,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已“急剧恶化”。
未来展望:贸易战阴影下的航运业何去何从?
目前,航运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在加剧。如果美国维持高关税政策,中国出口商可能加速向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转移产能,进一步削弱美线货量。而船公司则可能继续调整航线网络,将更多运力投放到欧线、南美或非洲市场。
另一方面,若中美短期内达成关税妥协,市场或迎来短暂反弹。但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趋势可能难以逆转,航运业的结构性调整仍将持续。
在这场贸易与物流的博弈中,货主、船公司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均面临严峻挑战。唯有灵活调整策略,才能在这场动荡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文章&图片来源于:绒毛行业信息、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