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重构。4月数据显示,对美出口额仅29.3亿美元,同比暴跌19.7%,其中针梭织服装出口量下降10.8%,单价下跌5.2%,呈现“量价齐跌”的严峻态势。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是直接导火索——尽管5月中美经贸会谈将部分关税从125%降至10%,但20%的“芬太尼关税”仍悬而未决,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企业陷入“接单如赌博”的困境。
美国市场萎缩,东南亚订单加速转移
更严峻的是,美国进口商正加速转向东南亚市场。3月数据显示,美国自中国进口纺织服装下降7.2%,而自越南进口却暴涨20.4%,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替代效应持续挤压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小型纺织企业首当其冲,部分工厂甚至面临“开工即亏损,停工则倒闭”的两难境地。江苏一家面料厂负责人无奈表示:“现在卖得越多,亏得越狠,但不开工连工资都发不出。”
欧盟成“新增长极”,低价竞争隐忧浮现
与美国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欧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新增长极”。4月对欧盟出口同比飙升16.2%,其中德国、意大利、荷兰增幅分别达27%、16%和19%。针梭织服装出口量更是猛增27.8%,尽管单价下跌2.6%,但“以量补价”的策略仍让企业得以维持现金流。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欧盟自中国进口纺织服装增长22.8%,远超孟加拉国、土耳其等竞争对手,凸显中国供应链在性价比和产能稳定性上的优势。
然而,低价竞争的风险正在加剧。4月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出口单价分别下降3.6%、8.4%、15.4%和6.7%。1-4月,针梭织服装出口量增长7.7%,但单价却暴跌9.1%,行业整体陷入“薄利多销”的恶性循环。
“一带一路”市场崛起,多元化布局成关键
面对美国市场的萎缩,中国纺织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4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长4.4%,其中尼日利亚、巴西、智利增幅分别达36%、16%和33%。1-4月累计出口524.1亿美元,占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57.9%,多元化布局有效降低了对美依赖。
未来挑战:外需萎缩、供应链重构与转型升级
OECD已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调降至2.9%,美国经济增速更被砍至1.6%,外需萎缩压力持续加大。尽管中美关税阶段性下调,但“芬太尼关税”及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面对挑战,中国纺织企业亟需加速转型:
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功能性面料、高端定制化产品,减少低价竞争依赖。
优化全球供应链: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布局产能,规避关税风险。
强化数字化与柔性生产:利用跨境电商、智能制造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当前,中国纺织业正经历深度洗牌,唯有创新求变,才能在全球化竞争的新格局中突围而出。
文章&图片来源于:绒毛行业信息、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