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将已暂停的24%关税缓冲期再延长90天(自2025年8月12日起生效)。这是对7月底双方会谈结果的正式确认,也是2025年5月中旬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延续,同时也为双方进一步深化经贸谈判争取了时间。这里就协议达成对棉价以及贸易的影响简要分析一二:
一、对棉价的影响
回顾5月中旬日内瓦会谈协议达成后,市场反应较为强烈,郑棉期货应声上涨(主力合约单日涨幅达2.44%),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价格重心整体保持上行态势,从12500-13000元/吨持续上行至最高14000-14400元/吨。然而,今日斯德哥尔摩会谈结果发布后,尽管关税延期预期落地,给出口企业吃下一颗 “定心丸”,但金融市场及棉价较为波澜不惊,郑棉主力收于13980元/吨,仅微涨0.79%。两次协议达成后市场呈现出不同表现,主要源于协议达成的背景存在差异。自 4 月份起,中美双方多次互加关税,最高税率一度达到 145%。日内瓦会谈协议达成引发关税大幅下降,超出市场预期,形成明显提振。而本次自7月底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以来,延期预期持续发酵,市场已经把延期90天当作基准情境。在这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关税协议达成已逐渐 “脱敏”。在当下消费疲软以及新年度丰产预期的基调下,短期内该协议达成对棉价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后续棉价核心矛盾将逐步转向新作上市价格及节奏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
二、对出口的影响
今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通过新兴市场的开发以及传统市场的维护,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3-6月同环比均保持增长,但持续承压之下下7月首次出现同环比双双下降,表明后续压力在不断增加。从美国进口数据来看,由于东南亚等国出口美国关税明显低于中国,订单转移使得中国在美国5月棉制品进口占比中创了新低(5月金额占比仅为7.14%)。
5月中美协议达成后,6月份我国在美国的出口份额有所恢复。8月7日美国对多国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其中对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达成协议后分别加征19%、20%、19%的关税。尽管这些国家的关税仍低于中国,但与之前相比,差距已有所缩小。并且,目前美国批发商库存处于低位,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基于此,后期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份额和数量有望得到提升。
然而,从全球贸易的宏观视角来看,今年美国贸易政策频繁调整,自对等关税实施以来,美国进口成本大幅增加,这对美国国内消费以及进口的负面影响或将逐步显现,全球贸易和消费面临着走弱的风险。同时,部分贸易协议针对转运规避行为加征惩罚性关税,这或将加速各国对自身产业链的完善与强化,对我国的转口贸易及中间品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棉纺产业出口具备一定的韧性和竞争力。短期内此次协议的达成有利于我国出口美国份额的恢复。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棉纺产业出口仍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和较大风险,仍需持续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寻求新机遇。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