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总结
外围市场:国际方面美俄领导人举行会晤,未能达成协议在意料之中。周内美国7月CPI和PPI数据先后公布,前者符合预期后者“爆表”,体现通胀在生产端积聚,下一步将向消费端传导,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对棉价支撑减弱。国内方面财政和金融部门合力支持贷款贴息,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消费。7月份经济数据发布,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促进价格总水平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将继续累积。政策环境对于价格温和上涨较为有利。
产业层面:国内当前丰产预期强烈,棉价上涨后加工厂预套保增加均对郑棉施压,但下游纺织旺季即将到来,价格传导有望好转,以及宏观财政和金融环境推动消费增长,价格稳定回升的基调对于棉价温和上涨较为有利。需继续跟踪纱布市场销售好转情况及产能变化。国际USDA最新月报对全球棉花供需基调的扭转尚未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美棉区旱情也处稳定阶段,印度新棉播种进度偏慢影响暂时有限,供应端的炒作“抓手”略显不足。目前美国国内经济数据因关税落地,存在转弱预期,美联储内部矛盾加剧,信号偏混乱也对市场较难形成支撑。国际市场较难形成支撑棉价上涨的合力。
一、市场价格回顾
本周内外棉价均先涨后落,周均价较上周略涨。郑棉周二主力切换至1月合约,棉价较快上涨至最高14235元/吨,周后期小幅回落。周前期棉花商业库存快速下降,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等消息为市场注入动力,周后期外棉大幅回落,以及国内下游价格传导不畅阻碍棉价继续攀升。ICE期棉周前期受到USDA预测报告明显利多支撑,主力最高涨至68.50美分/磅,周中后期资金获利了结,盘面明显回落。周内,内外棉价差因国内现货涨幅低于外棉而有所收窄,内外纱负值价差基本平稳。
二、基本面动向
1、国内市场:郑棉回升受制套保盘 新疆增产预期持续
郑棉:先涨后落未及前高 套保盘压力上升
上周前期郑棉连涨三日,主力切换至1月合约。主要受到前周末国内商业库存数据继续较快下降;周二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确认自当日起双方继续暂停24%关税90天;美国农业部最新月报大幅调降美棉及全球总产,全球期末库存明显下降,支撑外棉快速拉升;以及国内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7月份金融信贷数据继续增加等多因素支撑,主力最高涨至14235元/吨,未及7月中旬前高。周中后期受到外盘资金获利减持大幅下跌;国内纺织下游棉纱价格较难跟涨,纺企采购棉花积极性下降;以及轧花厂及贸易商预套保盘入场施压等多因素压制,棉价小幅向下震荡。周内郑棉主力合约平均结算价13992元/吨,较上周上涨325元/吨,涨幅2.4%。
本周郑棉成交和持仓量均增加。周内累计成交187.9万手,较上周增加69.7万手;持仓量76.8万手,折384.0万吨,增加2.5万手。截至本周五注册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8078张,折32.3万吨,较上周五减少504张。
现货:基差持稳略降 新疆棉农对增产存较高预期
本周郑棉先涨后落,现货市场基差基本持稳,部分中低等级棉周后期小幅下调。本周棉企销售仍较为积极,随着年度临近尾声,资源集中度有所提高。纺企对棉价上涨存在抵触情绪,随价格升高点价情况有所减少,企业对用棉成本严格控制。周内新疆机采棉双29含杂3%以内09合约销售基差报价在1400-1500元/吨,提货价在15300-15400元/吨。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15191元/吨,较上周上涨17元/吨,涨幅0.1%。
新棉生长方面,截至8月11日全疆棉花进入结铃后期,南疆、东疆等部分棉区棉株中下部已陆续吐絮,生育期较去年提前约5-10天。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棉田上部果枝成铃率偏低,盖顶桃数量有所减少,平均结铃数8.4个,环比减少0.2个,但伏前桃数量同比增加1-2个左右。大部分棉农对棉花增产有较高预期,田间管理进入尾声,关注后期天气变化对棉田的影响。
2、国际市场:USDA报告扭转全球供需预期 ICE主力重心回升
本周外盘同样先涨后落,现货涨幅略强于国内。周前期中美斯德哥尔摩联合声明发布,USDA最新月报大幅下调美棉和全球产量,上调中国消费,全球期末库存大幅下降,全球供需由宽松转为偏紧给与棉价较强支持,主力周二大幅蹿升,周三开盘蹿至高点68.50美分/磅。但因美棉供应减少预期尚未成为现实,大量资金高位获利了结,周后期美棉签约好转也未扭转市场疲态,棉价连跌三日。ICE期棉主力合约周均结算价67.62美分/磅,较上周上涨0.90美分/磅,涨幅1.3%。同期国际现货棉价先涨后落重心回升,内外棉周均价差收窄至1279元/吨。
从主要国家运行情况看,美国最新一周本年度陆地棉净签约大幅增加,中国未签约和装运。近期各棉区零星降雨频繁,旱情基本稳定。至8月12日全美约5%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周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得州约3%植棉区受旱情困扰,环比持平。印度播种进度落后于去年同期,截至8月8日较去年偏慢2.7%。本年度棉花日均上市量仅1300吨左右,处于近年中等水平。周内S-6报价小幅上调至折美金约82美分/磅,环比涨0.35美分。巴基斯坦周内在晴好干燥的天气带动下,棉区采摘范围扩大。因旁遮普省高等级新棉持续上市,纱厂采购意愿较强,支撑当地棉价小幅上调。
3、纺织市场:棉纱普遍上涨 旺季信心略显不足
本周郑棉和郑纱上涨,现货市场棉纱价格普遍上涨300元/吨左右,目前市场纱价较为混乱,大部纺企上调价格,但实际成交仍有让价情况,部分企业库存偏高,价格上涨困难。江浙皖地区前期放高温假纺企少数恢复生产,预计随着“金九”到来,多数纺企将恢复开机,但企业对旺季到来普遍信心不足。周内贸易商出货情况有所好转,中低支纱走量为主。本周中国纱线价格指数周均价20666元/吨,较上周上涨22元/吨,涨幅0.1%。同期外纱价格小幅上涨,内外纱周均负值价差持稳。
本周涤纶短纤终端需求表现一般,对价格拉动有限。生产端开工略有反弹,成品库存略有积累,目前市场上对于旺季订货仍存预期。短期内价格仍以跟随成本波动为主。粘胶短纤在供给集中度提升、新增产能有限背景下,市场价格先涨后稳,中高端货源主流商谈价格稳定在12900-13000元/吨承兑。行业供应量波动不大,部分生产厂家库存处于较低水平。
三、宏观经济
【消费贷领域“国补”方案出台】12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外印发,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予以贴息,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的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因此也被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两项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侧重需求端,服务业贷款贴息侧重供给端。
【前7月社融破23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6%,两者“剪刀差”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内经济循环有望更加顺畅,一揽子金融举措持续发力,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有效信贷需求合理增长。
【中美继续暂停24%关税90天】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此次是继日内瓦和伦敦之后,双方在短短三个月内举行的第三场经贸会谈,延续了以对话聚共识的努力。
四、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方面日前美俄领导人举行会晤,这是四年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接触,虽然取得了一定积极进展,但未能达成协议也在意料之中。周内美国7月CPI和PPI数据先后公布,前者涨幅符合预期,后者则“爆表”,其中环比涨幅达三年来高点,体现出通胀在生产端积聚,下一步将继续向消费端传导,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对棉价支撑有所减弱。国内方面周内财政和金融部门合力支持对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消费。7月份经济数据发布,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下阶段,扩大国内需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政策效果会继续显现,促进价格总水平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将继续累积。政策环境对于价格温和上涨较为有利。
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国内丰产预期强烈,以及棉价上涨后加工厂预套保增加均对郑棉继续攀升施压,但下游纺织旺季即将到来,价格的市场传导情况有望好转,以及宏观财政和金融环境推动消费增长,价格稳定回升的基调对于棉价温和上涨较为有利。仍需继续跟踪下游纱布市场销售好转情况及产能变化。
从国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USDA最新月报对全球棉花供需基调的扭转尚未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美国棉区旱情也处相对稳定阶段,印度新棉播种进度偏慢的影响暂时有限,供应端的炒作“抓手”仍略显不足。目前美国国内经济数据因关税落地,存在进一步转弱预期,美联储内部矛盾分歧加剧,信号偏于混乱也对市场较难形成向上支撑。国际市场仍较难形成支撑棉价上涨的较强合力。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