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旺季到了,订单来了、原料涨了、机器开了……纺织人:钱还是没赚到

旺季到了,订单来了、原料涨了、机器开了……纺织人:钱还是没赚到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5-09-01 09:17:17       分享至:

随着时间推移,纺织市场的订单量开始逐渐回暖。不少纺织人反馈,近期询盘信息明显增多,实单也开始陆续落地。路上运布的卡车数量增加,部分染厂重新出现排队现象,涤纶长丝价格亦连续上涨,聚酯工厂几乎每日发布调价通知。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信号:传统旺季正在到来。

然而,与表面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纺织企业并未展现出预期中的积极态势,反而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开机率的缓慢回升折射出行业的普遍谨慎。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1日,江浙地区织机综合开机率为63.86%,印染企业平均开机率也仅维持在64%左右。尽管较此前五成上下的低位已有改善,但增幅有限,远未达到“旺季”应有的水平。很多企业面临两难:一方面,若不开足产能,可能错失行情;另一方面,盲目提高开机率,又可能加剧库存堆积,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更大的困扰来自利润空间的持续萎缩。尽管订单有所恢复,但多以中小单为主,大单稀缺且价格被严重压低。在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坯布价格却未能同步跟涨,客户压价现象普遍,导致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不少工厂反映,常规品种库存积压严重,市场上“以价换量”的策略依然盛行,部分企业已在亏损边缘挣扎。

除此之外,风险控制成为当前接单的重要考量。近年来,市场信用环境有所恶化,拖欠货款、合同欺诈等现象频发,涉及金额巨大。哪怕面对老客户,企业也变得更加谨慎。一些纺织老板表示,由于整体行情走弱,甚至多年合作的客户也出现支付困难。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在接单时强化客户筛选,宁愿牺牲订单数量,也要确保资金安全。

尽管市场出现阶段性回暖,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供需关系未发生实质性转变,“以价换量”的循环仍在继续。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理性与谨慎,或许比盲目扩张更为明智。旺季虽至,但纺织市场的挑战远未结束。行业亟待摆脱低效竞争,逐步走向质量驱动与价值重构的新阶段。


文章&图片来源于:绒毛行业信息、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