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2024/25年度回顾:宏观政策影响棉花市场 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走弱

2024/25年度回顾:宏观政策影响棉花市场 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走弱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5-09-02 09:12:11       分享至:

2024/25年度(2024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特别是2025年以来,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但国内宏观政策不断发力,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稳定因素。纺织出口受美国加征关税和涉疆法案等因素影响双重承压,行业整体运行较弱,棉花消费走软;国内棉花供给总体宽松,主要是由于新疆棉花总产量、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国内棉价先跌后涨,年度前期因新棉上市、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市场信心受挫等原因持续下跌;年度后期在国内各项政策作用效果显现和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的支撑下棉价上涨。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24/25年度

我国棉花产量666.4万吨,同比增13.4%;进口量105万吨,同比下降67.6%;消费量780万吨,同比下降1.3%;期末库存984.3万吨,同比下降1.1%。


一、新疆产量持续增长 棉花供应相对宽松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24/25年度全国棉花产量666.4万吨,同比增长13.4%,其中新疆风调雨顺、田间管理得当,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33.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5%。受上年基数较高、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等因素影响,棉花进口数量有所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25年度前11个月(2024年9月-2025年7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约98万吨,同比下降68.2%。

未来一个年度我国棉花供给仍相对充裕,中国棉花协会预计2025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约为689.5万吨,同比增长3.5%。新棉播种以来,新疆地区气象条件总体适宜,田间管理有效应对7-8月的高温天气,棉花长势好于去年,单产、总产均再创新高。

8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2025年棉花滑准税加工贸易配额申领发布公告,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需要,2025年棉花进口滑准税加工贸易配额总量为20万吨,实行凭合同申领的方式发放。


二、棉花需求较弱以消化国产棉为主

2024/25年度以来,国内纺织品市场运行总体较弱,大单不多,以零星性订单为主,出口受涉疆法案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较大,服装等下游行业观望情绪浓重,很多出口企业不敢使用新疆棉产品,但在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影响下出现两轮“抢出口”过程,出口金额仍保持小幅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4年度前11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7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新疆纺纱产能近年来持续增长,棉花就地转化率增加,国内库存消化较快,商业库存在2024年12月份达到历史高点后快速回落,7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降至219万吨,同比下降21.2%。


三、多种因素交织国内棉价震荡

2024/25年度国内棉价受新棉供应宽松、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国内政策加码等原因持续震荡。年度初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棉价反弹,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于2024年10月初升至15691元/吨的年度最高点;随后由于新疆棉丰产、皮棉大量上市,加上美国新当选政府开始加征对等关税,市场信心普遍受挫,棉价回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在2025年5月7日达到年度最低14100元/吨;2025年5月,中美双方开始进行经贸磋商并发布联合声明,双边贸易环境稳定性因素增多,宏观氛围好转,国内棉价持续上涨7月底的15580元/吨;年度末期因纺织行业处于淡季和新年度丰产预期增强影响棉价有所回落,8月29日收于15328元/吨,同比上涨2.3%。

国际棉价整体与国内棉价走势相同,但弱于国内。年度初期棉花价震荡上涨,随后因关税政策扰动、全球供应预期宽松等因素走弱,之后保持震荡。2024年9月25日,Cotlook A指数达到年度最高价85.8美分/磅,2025年3月5日达到年度最低价74.95美分/磅,8月29日收于78.7美分/磅,折1%关税价格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1300元/吨左右。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协会、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