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总结
外围市场:国际方面9月CPI降温强化了降息预期,但政府停摆与数据真空削弱政策催化弹性。关键数据中断限制美联储对通胀与就业的跟踪能力,或迫使其维持预防性降息节奏。国内方面,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明确 “十五五” 及未来发展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方向。未来在全会精神指引下,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支撑将推动经济实现质效提升。
产业层面:国内方面,前期产量发酵较为充分,随着新棉大量上市,局部单产及衣分不及预期,使得棉价存在反弹需求,同时籽棉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下游秋冬季订单略有好转,纱价跟随上行。但上方套保压力仍存,外围不确定性仍存的影响下,棉价预计短期仍难突破震荡区间。国际方面,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美国得克萨斯州干旱缓解,供应端压力仍在释放,需求端相对疲软,但新年度去库格局下下方仍有种植成本及估值支撑。宏观方面美国政府仍在停摆,但中美谈判带来向好预期,同时下周美联储降息或将持续,多空交织下美棉延续震荡态势。
一、市场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外棉价走势均小幅反弹。国内在收购成本继续抬升及丰产预期转弱的支撑下,再度延续上周反弹格局。外盘ICE期棉虽然产业端新增指引有限,但在偏低位处存在估值修复以及成本支撑动能,同时中美谈判市场预期偏乐观。本周由于国内棉价涨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现货价差缩小;内外纱价差负值略缩小。

二、基本面动向
1、国内市场:北疆采摘进入尾声 棉价重心继续抬升
郑棉:预期向好 价格反弹上行
本周周一至周四郑棉期货连续反弹至最高13610元/吨,周五小幅下跌。周内籽棉收购价保持坚挺,尤其南疆地区收购价格逐步抬升,加工成本及期货套保区间的上升对棉价形成较强支撑,叠加产量端市场预期有所下调,棉价重心周内有所抬升。但下游需求尚未有效复苏,旺季不旺,纺企订单偏少,企业刚需采购为主,叠加套保压力以及中美关税的不确定性,棉价短期反弹幅度有限。周内郑棉主力合约平均结算价13516元/吨,较上周上涨232元/吨,涨幅1.7%。

本周郑棉成交量和持仓量均有所增加,周内累计成交159.85万手,较上周增加19.74万手;持仓量91.49万手,折457.45万吨,较上周增加3.21万手。截至本周五注册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2503张,折10.01万吨,较上周五减少333张。
现货:基差下行 籽棉收购价格上涨
本周国内棉花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基差周内下行50-100元/吨左右,棉花现货价格稳中略涨。当前新棉上市量陆续增加,新棉成交较多。其中新疆区域棉花现货成交价较上周累计上涨100-150元/吨左右,北疆疆内库机采棉3129级含杂3%以内基差报价1150-1250元/吨左右,南疆喀什等区域同等级资源基差报价略低100-150元/吨左右,北疆提货价周内多维持在14600-14800元/吨左右。当前纺企成品销售略有转暖,纺织企业对皮棉原料随用随购。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14753元/吨,较上周上涨41元/吨,涨幅0.3%。

周内棉花生产方面,根据本网调查,截至10月20日,全疆棉花采摘进度约67.9%,环比增加1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慢2.1个百分点。其中,北疆及东疆棉区采摘进入尾声,采棉机陆续进入南疆,机采进度有所加快,但局部地区采棉机略显紧张。收购方面,近日新疆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籽棉水分有所下降,收购价有所抬升,与此同时,受近日郑棉主力合约持续反弹以及减产消息催化,以及北疆棉花采摘进入尾声,籽棉资源逐渐减少,共同推动机采棉收购价上涨。本周手摘棉收购均价7.03元/公斤,环比持平。截至2025年10月23日手摘棉累计收购均价7.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持平。机采棉收购周均价6.23元/公斤,环比上涨1.47%,截至2025年10月23日机采棉累计收购均价6.14元/公斤,同比下跌2.38%。
2、国际市场:缺乏指引 纽期维持震荡
本周初因产业内部数据缺失,棉价略有回落,但后续因中美或再度达成新的贸易协定,对未来需求担忧的情绪有所改善,带动棉价止跌反弹,周内整体棉价震荡小幅走高。整体来看,本周因产业内部指引持续缺席,纽期整体波动仍主要受外围宏观因素影响。ICE期棉主力合约周均结算价65.71美分/磅,较上周上涨0.36美分/磅,涨幅0.6%。同期国内现货涨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周均价差缩小至1525元/吨。

从主要国家运行情况看,美国本周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棉花产业相关数据持续缺失,仅有旱情数据仍在更新。据最新旱情监测数据,至10月21日,全美约62%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62%)环比持平;其中得州约20%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12%)增加28百分点。印度周内因当地宗教节日,新棉上市量回落,周内棉花日均上市量在1.0万吨左右,处于近年偏低水平。价格方面,周内S-6报价大幅下调,至52750卢比/坎地,环比基本持平,折美金约76.70美分/磅。巴基斯坦因近期多地上市新棉质量受前期降雨影响较大,持有高等级库存的轧花厂在当前价位惜售,棉市维持少量成交。周内巴基斯坦新棉价格维持在15350卢比/莫恩德,折约66.40美分/磅。巴基斯坦国内纱线需求依旧疲软,纱厂反映经营艰难,回款严重滞后、现金流吃紧。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学研究所(IMEA)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该州大豆播种进度约44%,同比快18个百分点,利好未来新棉播种推进。至近期,巴西本年度棉花销售进度约70%,26年度新棉预售进度约32%。
3、纺织市场:市场预期略好转 中低支走货向好
本周棉纺市场整体稳中略涨。棉纱期货震荡上行,现货随期货小幅上涨。受中美经贸磋商预期改善及国内气温下降带动,下游补库心态略有好转,中低支纱和色纺、气流纺走货较好。多数纺企维持顺价出货,部分企业产销平衡,库存仍处低位。随着“双十一”临近,家纺类产品备货增加,市场信心略有恢复。但整体需求依旧有限,下游询价虽多、采购偏谨慎,涨价难度较大,市场分化明显。各地纱厂开机率稳定,新疆维持九成,内地主产区七成左右。本周中国纱线价格指数周均价20488元/吨,较上周上涨48元/吨,涨幅0.2%。同期外纱价格也小幅上涨,内外纱周均负值价差略缩小。

本周粘胶短纤市场持续平稳运行,价格横盘整理,中高端货源主流商谈价稳定在13000-13200元/吨承兑。行业成品库存低位,无库存压力,供应端提供一定支撑。预计粘胶短纤市场短期仍将平稳运行,波动不大。本周原油价格强势反弹带动聚酯链产品均涨,涤纶短纤跟涨但涨幅不及上游产品。产业端来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秋冬季节布料走俏,带动短纤产销走好,一定程度为短纤提供价格底部支撑。

三、宏观经济
【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 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 “十五五” 及未来发展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方向。展望未来,在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经济有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持续发力。
【中美启动新一轮经贸磋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将按照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磋商。
【美国9月CPI整体通胀温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9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3%,较上个月的2.9%小幅上升,为2025年1月以来新高,但增幅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1%;9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3%,增幅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的0.4%。美国9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3%,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的3.1%;9月季调后核心CPI月率录得0.2%,同样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的0.3%。9月份整体和核心通胀指标均低于预期,为美联储进一步推进降息铺平了道路。
四、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方面9月CPI降温强化了降息预期,但政府停摆与数据真空削弱政策催化弹性。关键数据中断限制美联储对通胀与就业的跟踪能力,或迫使其维持预防性降息节奏。国内方面,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明确 “十五五” 及未来发展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方向。未来在全会精神指引下,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支撑将推动经济实现质效提升,需关注后续政策端带来的落地指引。
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前期产量发酵较为充分,随着新棉大量上市,局部单产及衣分不及预期,使得棉价存在反弹需求,同时籽棉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下游秋冬季订单略有好转,纱价跟随上行,中美经贸摩擦风险减缓,带动棉价预期好转。但上方套保压力仍存,外围不确定性仍存的影响下,棉价预计短期仍难突破震荡区间。后续需关注后期关税谈判走向以及产量等不确定性逐步落地带来的驱动影响。
从国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美国得克萨斯州干旱缓解,供应端压力仍在释放,需求端相对疲软,但新年度去库格局下下方仍有种植成本及估值支撑。宏观方面美国政府仍在停摆,但中美谈判带来向好预期,同时下周美联储降息或将持续,美棉延续小幅上行。后续仍需关注美国政府何时恢复以及降息路径、中美关系等宏观驱动以及供需宽松预期下产业关键数据的指引。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